
黄埔海关
黄埔海关的前身为1685年清政府设置的黄埔挂号口,是粤海关的一个监管点,设关征税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时称扶胥港)。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0月设立黄埔支关,隶属广州海关。1980年10月直属海关总署领导,1988年8月升级为副厅级单位,2000年12月升级为正厅级单位。建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埔海关在总署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跟改革开放时代步伐,艰苦奋斗、砥砺奋进、履职尽责、锐意创新,从一个仅有147人的口岸海关,发展成为一个综合型海关。现设21个正处级内设机构、15个隶属海关单位、7个事业单位。黄埔海关业务辖区既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海上对外贸易口岸,也是我国加工贸易开展最早、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关区监管作业场所54个,面积约4658平方公里,业务管辖范围包括广州市黄埔区、增城区和东莞市,业务门类包括海运、陆运、铁路、邮件、跨境电商等。主要职责:(一)负责本关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海关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海关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二)负责贯彻执行与海关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负责本关区征税、监管、缉私、出入境检验检疫、统计等工作。(三)监控研判本关区各类执法风险、管理风险和廉政风险并组织防范和化解,负责本关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四)完成海关总署交办的其他工作。...

湛江海关
湛江海关是受海关总署直接领导,负责指定口岸及相关区域范围内海关工作运行管理、监督监控的正厅级直属海关,领导隶属海关,管辖范围为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的各项海关管理工作。湛江海关的前身是1685年的粤海关海安征税总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50年2月1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湛江海关”,2006年7月5日升格为正厅级机构。湛江海关目前共有在职干部职工一千余人,除副厅级单位缉私局外,共有18个正处级内设机构,向隶属海关派驻4个纪检组;下设9个正处级隶属海关单位(湛江机场海关、霞山海关、东海岛海关、海东新区海关、徐闻海关、霞海海关、廉江海关、茂名海关及风险防控分局);所属事业单位4个(后勤管理中心、技术中心、保健中心、茂名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总署委托管理事业单位1个(数据分中心);群众性团体1个(学会)。湛江海关业务门类齐全,是一个以海运为主、兼有空运和陆运货物的综合型直属海关,进口商品以大宗散货为主,原油、矿产品等大宗散货占关区进口货运量90%以上,原油税收占70%以上。关区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居粤、桂、琼三省交汇点,港口资源丰富、条件优越,是西南各省市最主要的出海通道,是祖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和中东航程最短的对外贸易口岸。...

南宁海关
南宁海关成立于1951年10月9日,总关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按照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从2018年4月20日起,原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在顺利推进关检机构改革后,南宁海关在原有进出口货物监管、税收征管、打击走私、编制统计等职能基础上,增加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等职责。目前,南宁海关设置正处级内设机构18个、正处级隶属海关23个和风险防控分局1个;缉私局(副厅级)设置正处级内设机构10个和副处级内设机构1个,下辖正处级隶属缉私分局11个;所属正处级事业单位4个。关区建成34家实验室,其中,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12家、区域实验室7家、常规实验室15家。南宁海关辖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现有国家开放口岸18个、边民互市贸易区(点)26个。中国海关实行关衔制度。关衔设五等十三级。分别为一等:海关总监、海关副总监;二等:关务监督(一级、二级、三级);三等:关务督察(一级、二级、三级);四等:关务督办(一级、二级、三级);五等:关务员(一级、二级)。...

海口海关
海口海关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关的前身是成立于1876年的琼州海关(简称“琼海关”)。早在宋代,海南岛的海上贸易已较发达,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在海南设立琼州市舶分局,此为琼海关之雏形。康熙年间,清政府废除了市舶司制度,设立了江、浙、闽、粤四海关。粤海关下设总口七处,海口总口是其中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海口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首先向英、俄、法、美以及欧洲各国开放。清光绪年间,琼州海关在海口正式成立(简称“琼海关”,俗称“洋关”),琼海关全面推行洋关制度,高级职务由洋人担任。1950年6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关,在海关总署集中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国家赋予海关进出境监管、征税、打击走私、进出口统计、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进出口商品检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任务,担负起把守国家“南大门”的重任。“文革”期间,海口海关工作受到严重影响,1971年海南区革委会甚至批准撤销海口海关,1972年得以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海关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央决定加快海南的开发建设,设立海南经济特区,给予很大的政策优惠,海南的经济展现出勃勃生机,海关业务量随着海南对外贸易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而急剧增长。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海口海关升格为正厅局级直属海关。2018年4月,海口海关与原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新海口海关正式运作。海口海关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关,是直属于海关总署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包括海南全省19个市县。关区四面环海,北依琼州海峡,西靠北部湾,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海口海关现有内设部门19个,其中副厅级部门1个(缉私局)、正处级部门18个;隶属海关12个,其中副厅级隶属关1个(洋浦海关)、正处级隶属关11个;事业单位7个。现有人员1700余人。海口海关辖区现有8个一类开放口岸,3个二类口岸,业务门类涵盖一般贸易、加工贸易、飞机租赁、整车进口以及非贸渠道离岛免税、行李物品、邮递物品、跨境电商、快件监管等,设有货运、保税、旅检、邮检、口岸和离岛免税店等各类监管区。承担进出境监管、征税、打击走私、进出口统计、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进出口商品检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等职能。...

贵阳海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贵阳海关于1988年3月1日正式成立,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总关设在贵州省省会贵阳市。贵阳海关(正厅级)关区范围为贵州全境。监管业务门类有空运、陆运等业务。监管的运输工具包括航空器、火车、汽车等;监管的贸易方式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贵阳海关辖区内有空港一类口岸一个。目前,贵阳海关下设9个正处级隶属海关:贵阳龙洞堡机场海关、筑城海关、贵安新区海关、六盘水海关、凯里海关、毕节海关、兴义海关、遵义海关、铜仁海关,11个正处级内设机构,另设3个正处级机构,3个派驻纪检组。贵阳海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推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的转型升级,不断创新通关作业制度,全面推进各项业务改革,实现有效监管和高效服务相统一,努力营造良好的外贸进出口秩序和外商投资环境。...

拉萨海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地区人民海关成立于1962年5月10日,1974年9月1日设立拉萨海关,统一管理西藏地区海关事务,1984年6月9日,拉萨海关升格为正厅级机构。根据党中央作出的“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的改革部署要求,自2018年4月20日起,原西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一以拉萨海关名义对外开展工作。2018年8月24日拉萨海关新一届党组成立,2019年10月25日调整为党委。拉萨海关现下辖10个正处级隶属海关单位,分别为:拉萨贡嘎机场海关、八廓海关、聂拉木海关、吉隆海关、普兰海关、亚东海关、日喀则海关、狮泉河海关、林芝海关和拉萨海关风险防控分局。总关机关内设13个处室,分别为: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法规处、综合业务一处、综合业务二处、卫生检疫处、动植物和食品检验检疫处、口岸监管处、企业管理和稽查处、缉私局、财务处、科技处、督察内审处、人事教育处(党委组织部);其他内设处室3个:机关党委(思想政治办公室、党委宣传部)、监察室(党委纪检组)、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党委派驻纪检组3个;事业单位4个:后勤管理中心、技术中心、保健中心、电子口岸数据分中心。...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科院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机构和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是省政府直属公益一类正厅级事业单位,承担科学研究、咨政建议、教育教学、办刊办报、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重要职能,是省委省政府重要的“思想库”“智囊团”。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院训,坚守“为党献策、为国育才、为民治学”的办院宗旨,围绕“立足四川、调查研究、服务发展”的办院理念,确立了“建设坚强理论阵地、一流学术殿堂、高端新型智库、特色育人基地”的发展目标。该院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中科院四川分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78年与原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合并组建“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现有百花潭院区和斑竹园院区,分别占地83.84亩和77.11亩。全院设有文学所、历史所、哲学所、新闻所、民族宗教所、经济所、农发所、区域所、产经所、金融所、生态所、马院、政治学所、社会学所、法学所、公共管理所等16个研究所(院);设有党政办公室、科研与外事处、智库与出版处、人事处、财务处、后勤与保卫处、离退休工作处、机关党委等8个职能部门和《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文献信息中心等2个科辅部门,主管院属教育机构研究生学院、四川企业管理研究开发中心(集体所有制企业)。...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简称“预报中心”),是自然资源部直属的财政补助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我国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灾害预报和警报的发布及业务管理,为人民生产与生活、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管理、国防建设、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1965年5月5日海军司令部批准国家海洋局在北京组建“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总台”,1983年更名为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1985年开始以国家海洋预报台对外发布预报,201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政府间协调组正式批复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筹建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2019年11月5日启动业务化正式运行。预报中心提供的海洋预报服务主要包括海洋灾害预警报、海洋环境预报和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报。海洋灾害预警报主要有:海浪、风暴潮、海冰、海啸预警报以及赤潮、绿潮等海洋环境灾害分析预测;海洋环境预报主要有:海流、海温、盐度、海洋气象预报、海洋气候、厄尔尼诺等;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报主要是指针对海上搜救、溢油、污染物等制作发布漂移轨迹、扩散路径等分析预测结果。预报服务范围从全球大洋到我国管辖海域,实现了无缝覆盖。常规海洋预报产品时效可达5天,厄尔尼诺和海洋气候、海平面上升等长期预测产品时间尺度可达1-3月。此外,预报中心还开展海洋灾情调查与评估、预报业务系统运行与管理、预报警报发布、标准规范制定、技术开发、专业培训与咨询服务等项工作。在自然资源部的大力支持下,预报中心在海洋预警报支撑能力建设上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拥有现代化水平的国家海洋预警报业务平台。建设了国家海洋实时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实时海洋观测(监测)数据可集成监控。作为全国海洋预警报视频会商的主会场,实现了与全国各级地方海洋预报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50多年的发展,预报中心已经成为我国从事海洋环境和海洋灾害预报警报、科学研究和咨询服务的国家级权威机构,同时承担海洋环境保障、海洋工程计算、大气和海洋边界层探测与评价等多种技术服务任务,为蛟龙号深潜试验航次、亚丁湾护航、雪龙号极地科考、海上油气生产、港珠澳岛隧工程、深中隧道等重大海上活动和重大涉海工程提供及时准确的保障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中心是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管理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加挂海南省海域海岛动态监管中心、海南省海洋预报台牌子。“中心”主要职责是:(一)负责全省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和海域、海岛、海岸线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工作,为海域、海岛使用和海洋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二)负责全省海洋环境预报、警报、分析和预测,为海洋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三)负责全省海洋立体观监测网和相关海洋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海洋信息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四)承办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中心”内设办公室、设备信息室2个科级管理机构和海洋资源调查室、海洋预警监测室、生态修复减灾室、海域海岛动态监管室、海洋预报室5个业务机构。...

广东省戒毒管理局
广东省戒毒管理局(广州市越秀区黄华路3号)门户网站,开设有新闻中心、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民互动、专题活动、站务互联等栏目。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中央和省有关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和社区戒毒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有关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提出本系统强制隔离戒毒单位、戒毒康复单位的设置、布局方案并协调落实。三、指导、监督本系统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收治和调配。四、指导、监督对本系统戒毒单位的执法、所政管理、警戒、教育矫治、生产劳动、生活卫生、医疗康复、防疫、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维护戒毒单位的安全、秩序和稳定。五、指导、监督本系统戒毒康复工作,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六、指导、监督本系统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指导、监督、依法负责本系统警务管理,负责警务督察工作。七、协助主管部门和有关地级以上市管理戒毒单位领导班子。八、承办省委、省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