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长沙血液中心
湖南省血液中心/长沙血液中心成立于1958年,是一所不以盈利为目的,集血液采集、检测、制备、供应、疑难血型鉴定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是省会长沙唯一的采供血机构,肩负长沙地区2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1000余万人民群众的临床用血保障任务;履行省级血液中心职责,承担全省各市州中心血站有关业务指导职责。中心坐落于长沙市万家丽北路二段509号长沙市公共卫生中心内,毗邻风景毓秀的浏阳河畔。总建筑面积达11000平方米;现在岗人数299人,设置科室15个,副高以上职称人数28人;配备有血液采集、制备、检验、贮存、科研等高尖设备400余台套,14台流动献血车、19个固定献血屋、13台收送血车。中心始终坚持“采适量、供及时、用合理、保安全”的基本工作方针,多年来确保了血液的充足与安全供应。...

重庆市血液中心
重庆市血液中心是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的省级区域性采供血服务机构,集采供血、教学、科研于一体,是直属于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历史沿革:前身为重庆市中心血站,系1965年在国务院文件批准下作为战备血站建立;1993年,正式更名为重庆市血液中心;1996年,通过国家卫生部省级血液中心达标验收;2012年,接收原永川中心血站成建制划转为永川分中心;2019年,迁入九龙坡区华福大道新大楼,原渝中区桂花园路血站大楼变更为桂花园分部,至此“一中心、两分部”的工作格局形成。职责任务:承担重庆市中心9城区、永川区、潼南区及川渝高竹新区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检测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等工作;承担重庆市范围内血站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与评价;承担重庆市范围内血站业务培训与医疗用血业务指导;承担全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以及血液联动和调配的协调;承担血液的集中化检测任务;开展血液相关科研工作;承担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交办任务。...

天津市血液中心
中心始建于1969年,位于南开区黄河道424号,是一所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集献血宣传招募、血液采集、制备、贮存、供应、检验、科研、培训、教学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省级采供血机构,是隶属于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的事业单位。2003年8月,总建筑面积12050平方米的综合业务大楼正式投入使用。中心下设血源管理科、体检采血科、机采成分科、成分科、检验科、发血科、质量管理科、免疫血液学研究室、献血办公室、信息化管理科、血液工程科等11个业务科室,设党委办公室、中心办公室、人事科、保卫科、科教科、工会、宣传策划科、财务科、总务科、物资供应科等10个职能部门。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与团体无偿献血协调发展,应急献血为保障,全面服务体系建设为补充的采供血机制。设置的14辆流动献血车和12个固定献血屋(献血方舱),为献血者提供全年无休的采血服务工作。中心每年向全市7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各类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品25万余单位和6万余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全面保障着天津市的血液安全供应。中心同时还肩负着天津市各级采供血机构的质量控制、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医疗机构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开展疑难血型鉴定及配血、新生儿溶血病检查、输血反应鉴定、HLA-B27检测、血小板配型、亲子鉴定等输血相关服务项目。中心是天津医科大学检验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和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

辽宁省血液中心
沈阳中心血站(辽宁省血液中心),始建于1966年,既往行政隶属于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1995年经原辽宁省卫生厅、辽宁省编委批准挂牌成立辽宁省血液中心。承担沈阳地区13个区、县(市)的无偿献血采集和80余家医疗机构的临床供血任务,服务半径160公里。中心现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北海街13号,占地面积4374平方米,建筑面积7432平方米,地址位于浑南区浑南中路朗明街。中心现有站内机采室、中街、北行、铁西、太原街、沈阳站、中华路、北行长江街、大悦城、五爱街、于洪广场、浑南大奥莱、苏家屯、福瑞佳、新城子等15处固定献血屋及6辆流动采血车,为市民全年提供方便快捷的献血服务。中心年采供血量约40吨左右,成分输血率98%以上。中心是一所集采供血、辅助医疗、科研、教学四位一体的省级综合性血液中心。主要业务职能:中心主要开展血液的采集、检测、加工、储存和发放;各种疑难血型鉴定、疑难配血、器官移植配型;协助临床进行病理细胞去除和血浆置换等治疗;开展输血传播疾病的相关研究;开展亲子鉴定和法医个人识别;承担中华骨髓库辽宁省分库组织配型实验室工作;组织、宣传无偿献血和互助金返还工作。同时作为辽宁省血液中心还承担国家下达的有关血液应急管理指令性任务,血液检测指标监测任务、输血科研任务,负责全省输血的业务指导、技术咨询、人员培训、质量监控等工作。...

江西省血液中心
中心于1984年成立,隶属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中心占地面积63.4亩,总建筑面积21788㎡,现有职工169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24人、本科51人,获得正高职称5人、副高16人、中级28人),供应省直14家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并承担全省采供血机构质量控制与评价、业务技术指导、人才培训及血液相关的科研等任务。...

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是由湖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和湖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合并组建而成。原湖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前身是湖州市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始建于1988年,1997年1月通过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和省劳动厅资格认可。原湖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始建于1984年,1993年通过省劳动厅资格认可,1999年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更换新的检验许可证。2001年8月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职能划转,根据湖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精神,两所从原隶属于湖州市劳动局成建制划归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2003年4月湖州市编制委员会以湖编[2003]13号文批准两所合并,组建成立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主要从事特种设备的检测检验工作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单位性质属公益二类经费自理事业单位。2018年因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合并于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划归于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管理。2020年2月25日起根据湖编【2016】21号文要求,与“湖州市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合署办公,更名为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湖州市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本院下设八个业务科室、三个管理科室。主要承担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安全阀校验及综合管理等工作。本院秉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核心工作理念,一直重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改善检验装备和办公条件,促使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使检验工作中的每一质量要素都处于受控状态。努力把本院建设成为具有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为湖州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省特检院是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由原省锅检所和省特检所整合,2010年经省委编办批准成立,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核准的特种设备甲类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主要承担全省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八大类特种设备和危险化学品包装物的检验检测、检测技术研究开发、安全评定、技术交流、事故调查处理等职责;部分承担全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和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工作,为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省特检院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三段788号,占地面积69.89亩,建筑总面积2.2万平方米。现内设20个部门下设5个中心(室),分为三个序列,即:综合管理序列8个部门,科研发展序列5个部门,检验检测序列7部门5中心(室)。综合管理序列8个部门: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督查室)、质量技术管理部(特种设备技术鉴定与事故分析中心)、人力资源管理部、财务管理部、业务发展部、鉴定评审管理部、后勤保障部。科研发展序列5个部门:科研及设备管理中心、新能源装备研究与应用中心、考试培训中心、信息数据分析与应用中心、特种设备安全与风险评估中心。检验检测序列7部门5中心:机电类设3部5中心:机电检验事业一部(内设高新区、金牛区2个检验中心)、机电检验事业二部(内设天府新区、锦江区、双流区3个检验中心)、机电检验事业三部;承压类4个部门,分别为:容器检验事业部、锅炉检验事业部、管道检验事业部、罐车检验事业部。省特检院坚持以先进的技术、优良的装备、严格的管理、可靠的质量,为政府和各界客户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与中特院、广东院、安徽院等省级检验机构,以及中航油、中石油、中石化等数百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全省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四川石化、普光气田、元坝气田等“两高两大”重点工程提供检验服务和技术支持;检验东方锅炉等大型国有企业,参与超临界锅炉、储气井等高端检验项目;参与高新军用特种设备领域检验。近年来实现了“零投诉”、“零事故”,切实保障了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人才配备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全院现有总人数2982人,有国家注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检验师1131人、检验员1226人、III级无损检测人员109人,ASME检验师42人,主要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从业人员操作培训、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及事故调查处理有关技术性、辅助性工作。机构设置省特检院下设16个管理部门、20个分院、30个县所;拥有各类检测仪器设备3.94万台(套),固定资产17亿元,检验检测与办公面积394249.5平方米,承担着全省232.4多万台在用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3000多家企业制造监检任务。中心建设全院共有“国家压力管道元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桥门式起重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石墨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国家化工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4个国家质检中心,以及“江苏省低温绝热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省电梯及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2个省级质检中心。重要先进装备包括:电磁超声高温腐蚀仪、128通道应力应变采集分析系统、膨胀节性能试验设备及操作系统、导波检测仪、高温液体超声流量计、波纹管试验机、金属软管试验机等。检验检测基于风险检验技术的研究(RBI);工程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锅炉燃烧器性能及效率测试研究;压力管道用元件型式试验方法的研究;起重机金属结构应力测试及剩余寿命研究;电梯、电动葫芦等可靠性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常规无损检测的可靠度及工程应用;新型城镇化后安全,(包括公用压力管道安全性和评价);在役承压设备微损伤的材料性能试验及其方法的研究(包括微型试样和多点硬度等);锅炉节能技术和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是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挂金砖国家标准化(浙江)研究中心、浙江省物品编码中心牌子,是浙江省综合性标准化研究与服务机构。承担建设国家标准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的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是浙江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支撑单位;获批浙江省委宣传部重点培育的“之江标准化智库”,是浙江省政府确定的“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是浙江省“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成员单位;承担国家市场监管数字化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商务部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建设。公益性履职一直是院的立院之本,发展之基。主要职责为:1、收集、翻译、管理、分析研究国内外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信息资料工作,承担相关馆藏建设工作。2、WTO/TBT信息的通报与咨询、预警信息发布、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的评议与研究工作。3、标准化技术支撑工作,开展标准制定、项目评估论证、绩效评价等技术服务工作。4、金砖国家标准化技术交流平台建设工作,开展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及技术交流合作。5、省标准化智库、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浙江分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开展省“一带一路”智库标准化研究。6、商品条码、物品编码、产品电子代码与标识的业务管理和实施工作。7、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资源管理及其数据库建设维护等工作,开展赋码后的校核、重错码核查工作。8、标准、质量、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物品编码及自动识别技术等领域技术研究、咨询服务、培训和应用推广等工作。9、商品条码、物品编码印刷品、自动识别技术产品的检验业务。同时,承担有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创新服务基地建设、浙江省射频及物流信息系统质量检验中心管理与运营等工作。...

浙江省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84年7月,前身为浙江省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是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定位为政府实验室。主要职责是开展产业和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研究和技术服务,承担缺陷产品召回的技术评价和调查,承担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技术分析及突发公共质量安全事件技术应对,承担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能力技术核查工作,参与质量基础领域技术评审专家的组织管理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