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本院始建于1951年,前身系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药物食品检验所,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五个省级药检所之一,是国家对食品药品实施质量监督检验的法定机构,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和第三方公正性,属于社会公益型非盈利性质事业单位。2003年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口岸药品检验所,具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CNAS)资质,检验检测能力覆盖食品、特殊食品、药品、生物制品、化妆品、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洁净环境与医疗器械等领域。本院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国家药监局麻醉精神药品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调味品监管技术)、生物制品进口口岸检验机构、血液制品批签发机构、首次化学药品进口口岸检验机构、食品复检机构、化妆品复检机构、特殊食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机构及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机构,成立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工信部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重庆市化学药品质量控制与评价协同创新中心以及重庆市调味品质量安全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拥有由国家药典委员、国家级和省级药品注册及生产检查员、食品和化妆品生产检查员等59人组成的专家团队。拥有气质、液质、ICP-MS、生物质谱和基因测序等仪器设备2900余台套,原值约2.8亿元。通过资质认定参数3000余项,实验室认可参数1300余项。年检检品量可达80000批次以上。独立承担全球基金和世界卫生组织(WTO)国际药典药品标准研究项目,牵头科技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五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0余项。本院秉持“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方针,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仪器设备、科学的质量体系和卓越的技术能力,优质高效开展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检验、政府部门的稽查检验与应急检验、公众委托检验和科研合作项目,竭诚为行政监管、产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撑、支持和服务。...

贵州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贵州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1954年,在贵州省防疫站内设立了药品检验室,仅有药学人员3人。1956年成立“贵阳市药品检验室”,1957年成立“贵阳市药品检验所”,期间地址不断变迁,1962年迁至贵阳市市东路1号,正式成立“贵州省药品检验所”。隶属贵州省卫生厅,承担全省药品监督检验工作。1984年再次迁至现址贵阳市市北路142号。1999年10月机构改革划归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4月“贵州省药品检验所”更名为“贵州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业务范围增加了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三个领域。2016年12月,省编办批复贵州省食品检验检测所成立,本所不再承担食品、保健食品检验检测职能。本所为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公益一类全额拨款正处级事业单位,是贵州省辖区内药品、化妆品、药包材质量检验的法定专业技术机构。拥有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家、国家局保健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专家,国家局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审评专家库专家、国家药品GMP、GSP、GAP、GCP、GLP检查员、国家局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现场核查专家库专家、贵州省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贵州省委办公厅“服务决策专家智库”专家、贵州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贵州省科技厅相关多个专业的评审专家、贵阳市政府专家咨询团成员等多位专家。本所现址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约5900平方米,其中实验用房约3200平方米、实验动物房约200平方米、办公用房1500平方米、辅助用房1000平方米。水、电、空调等设施齐全、办公场所与实验区域合理分隔。主楼内设有相关专业检验科室、无菌室、仪器室、业务人员办公室等。本所各种分析仪器设备较齐全,大型精密仪器有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ICP-MS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薄层色谱扫描仪、离子色谱仪、自动溶出度测定仪、自动定氮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自动热原测温仪等,基本能满足中国药典、国家药品标准收载品种及化妆品、药包材检验的要求。...

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
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为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管理的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挂成都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成都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牌子。本单位的业务范围包括:1、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负责食品(含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保健品(含保健食品)、食用农产品的监督(评价性)检验检测、风险监测及相关技术研究工作;负责政策性保障粮食检验检测工作;负责食品及相关产品检验、监测数据和生产经营企业产商品信息的汇集、共享工作;负责食品安全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预警监测及推送工作;承担与主业相关检验检测领域标准(含标准样品)制(修)订的相关工作;承担全市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秘书处工作;承担应急和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技术保障工作。2、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承担与主业相关的其他检验检测、技术研究、技术服务、风险交流、培训工作及应急和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技术保障工作。3、完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是在2003年由四川省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四川省技术监督管理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的社会公益性的科研技术机构。主要职责是:承担标准文献的采集、储存、查询、发行、成果查新及翻译等服务;承担WTO/TBT通报咨询分中心的工作;承担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负责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管理和研发工作;承担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四川分中心的管理业务;负责全省商品条码管理及编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负责质量技术资源的研究开发、应用、审核及培训工作。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是四川最大的集标准采集、贮存、加工、信息处理、传递、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技术机构,标准文献馆藏达35余万册,专业数据库70多个,标准文献数据60余万条,题录近120万条,涉及105个标准化组织。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以“科技兴院”和“人才强院”为目标,不断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标准制修订工作和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标准创新三等奖和多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2017年8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建设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同年12月中共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设立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编制60名。主要承担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围绕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开展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快速审查、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专利导航运营、协助执法以及相关知识产权服务等工作。同时承担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第三巡回审理庭、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成都第四巡回评审庭、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四川分中心和四川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职能职责。积极构建知识产权纠纷高效化解体系:协助省内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全面畅通司法衔接,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和检察院工作站;与成都仲裁委员会、天府新区海关、成都市版权事务中心、天府商事调解中心签署协同保护合作协议;与苏宁易购等全国著名电商平台签订电商知识产权纠纷快速调解合作协议。在德阳市、绵阳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宜宾市、成都市郫都区等全省具备产业规模的地市州设立四川保护中心分中心,先后设立四川保护中心专利预审员社会实践基地10个、海外四川分中心工作站3家。高质量建设和运行四川天府中央法务区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公共服务平台,为四川创新主体提供快速审查、快速维权、专利导航、预警分析、纠纷调解、咨询培训等“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服务。四川保护中心立足四川,面向全国,打造全国一流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服务平台。...

盘锦检验检测中心
盘锦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于2015年2月2日,是通过整合全市8个行业主管部门的8家检验检测机构组建而成的市政府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2018年8月31日,按照事业单位机构整合改革的要求,原市质监局所属市计量测试和标准化研究服务中心、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市卫计委所属市结核病防治所的预防职能整体并入,组建新的盘锦检验检测中心。2020年12月23日,疾控机构改革,疾控职能从检验检测中心剥离。2022年8月22日,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将盘锦检验检测中心分支机构盘锦市计量测试和标准化研究服务中心、盘锦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盘锦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调整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下设分支机构。中心承担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食品(含保健食品)的检验检测职责,完成市场监督、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的指令性检验检测;农产品、粮油、畜产品、兽药饲料、水产品、渔药及渔用饲料检验检测职责,完成农产品质量监督、粮油质量监督、动物监督、畜产品安全执法、海洋渔业质量监督等部门的指令性检验检测;药品、化妆品的检验检测职责,完成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指令性检验检测;生活饮用水、职业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消毒产品及消毒效果、医疗器械、人及动物疫病防控、卫生应急等公共领域的检验检测职责,完成水利、卫生计生、动物监督等行政部门的检验检测;全市从业人员、职业人员、驾驶人预防性健康体检,发现各类职业禁忌证等职能。开展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农产品、水产品、粮油、畜产品、兽药饲料、渔药及渔用饲料,化肥、油品、沥青、化工,人及动物疫病防控、公共卫生等领域技术咨询服务、委托检验检测、科学研究及检验人员技术培训;负责本部门、本行业数据搜集、挖掘、整理、分析、研究、评估和预测上报工作;负责与市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建立数据对接等工作。...

江苏省输血协会
江苏省输血协会(英文译名:THEJIANGSUSOCIETYOFBLOODTRANSFUSION缩写:JSBT)1989年10月10日成立,当时全国统一冠名为“中国输血协会江苏分会”。1992年12月经原江苏省卫生厅批准更名为“江苏省输血协会”,并报经江苏省民政厅核准登记。江苏省输血协会是由全省从事输血医学的事业、企业单位和相关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者自愿组成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的法人社团组织,业务主管部门为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协会自成立以来,在省卫健委的领导和中国输血协会的指导下,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贯彻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本着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精神,坚持协会宗旨,认真履行职责,按照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积极开展工作,成为政府部门联系广大输血医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我省输血医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武汉血液中心
武汉血液中心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最早建立的采供血机构之一,历称武汉市中心血库、武汉市中心血站,2000年9月起使用现名,为全额预算拨款的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中心承担武汉市辖区内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供应任务、本地区突发事件急救用血及向全省(邻省)提供稀有血型的任务,履行省血液中心的职能,并负责全省采供血机构的业务指导、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输血科学研究。...

成都市血液中心
中心始建于1962年,是国内建设最早的血站之一,隶属于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是集血液采集供应、科研教学、科普宣传于一体的公益二类卫生机构。中心坐落于锦江区珙桐街,占地67亩,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建设规模最大的血站。作为全省唯一的血液中心,中心还挂牌四川省血液管理中心、成都市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承担为全市23个区(市)县、300余家医疗机构、近2200万常住人口提供临床用血与血液安全保障任务,同时负责四川省采供血机构规范化培训、质量控制与评价、应急血液调剂,以及我市辖区内医疗机构血库建设指导、临床安全输血培训及输血质控等工作。目前,中心在全市共设置固定献血点79个(其中献血屋、献血房车29个),配置献血车13台,建成全国首组主题特色爱心献血室、“太空舱”概念献血屋和城市地标献血屋等特色献血服务空间,提供全年无休的血液采供服务。...

海南省血液中心
中心成立于1989年,原名海南省红十字会中心血站,隶属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是海南省唯一的公益采供血机构,承担着全省临床用血的宣传、招募、采集、检测、制备、贮存、供应、运输和临床用血技术的科研、指导与推广任务。海南血液事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血站服务体系。在全省建设“中心辐射型”采供血网络,以海口总部为中心,向全省各市县辐射,设立三亚、儋州、琼海三个分中心及文昌、屯昌、万宁、东方、黄流、五指山六个供血库,设置固定采血屋点27个,流动采血车8辆。海南省血液中心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以“呵护海南人民的生命与健康”为担当,致力于海南无偿血液事业的发展,全力保障海南人民的用血需求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