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
这是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网站,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登陆入口,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

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
这是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s://lib.cslg.edu.cn/),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登陆入口,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官网首页入口,包括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网址信息查询。...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
这是常州工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s://libx.czu.cn/),常州工学院图书馆登陆入口,常州工学院图书馆官网首页入口,包括常州工学院图书馆网址信息查询。常州工学院图书馆现有辽河路校区、巫山路校区馆舍两处,总建筑面积39,898.86平方米,阅览座位数3,280。辽河路校区图书馆主体八层,设13个藏书阅览区;巫山路校区图书馆主体四层,设4个书库、4个阅览室。两校区图书馆均实行藏、借、阅、检、管一体化开放式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及管理工作通过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实行全流程管理。图书馆藏书文理兼收,以学术性和研究性书刊、教学参考书和工具书为重点。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了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特色。现有纸质图书140余万册、馆藏纸质电子图书40余万种、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320余万种、电子期刊8,200余种、各类数据库29个、订阅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近50种。图书资料和信息资源较好地满足了本科教学需要。图书馆为科研团队以及国家级、省级基金项目组等配备固定联系人,提供文献资料和科技信息全方位服务。此外,图书馆还设有专门的电子阅览室,通过馆藏的光盘数据库、在线数据库、镜像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电子图书等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网上信息查询、浏览、下载等服务,同时配有公共检索终端,为读者提供书目查询、读者信息查询以及图书馆指南性信息服务。图书馆还开设有常州地方名人库、钱听涛藏书室、屠岸藏书室、常州家谱馆等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库,为全校师生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提供资源保障。...

扬州大学图书馆
这是扬州大学图书馆网站,扬州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扬州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扬州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扬州大学图书馆坐落在风光迤逦、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江苏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江苏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苏中地区文献中心。扬州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挂靠在图书馆,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评定的“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认定的“江苏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扬州大学图书馆下设荷花池校区分馆(逸夫馆)、瘦西湖校区分馆(敬文馆)、扬子津校区分馆(昭文馆)和江阳路校区分馆(钟秀馆),设有综合管理科、资源建设部、古籍特藏部、系统与数字化部、信息咨询与科技查新服务部和读者服务与阅读推广部等内设机构。扬州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7.8万平方米、阅览座位约7600个,馆藏文献丰富,馆藏结构优良。目前藏有纸质图书累积量为406万册,其中线装古籍10余万册、8741种,全国珍贵古籍9部、江苏省珍贵古籍22部;纸质报刊累积量为43.6万册。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大型文献;馆藏中苏北方志较为齐全,敦煌学、农业、烹饪类文献颇具特色。拥有各种中外文电子资源,包括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汇雅电子图书平台、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华艺学术文献数据库、Springer、EBSCO、WebofScience、Elsevier、Proquest、Wiley、EI、IEEE/IEE等国内外各类数据库120余种,自建数据库8个。扬州大学图书馆现有在编员工9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近40人、博硕士学位者20余人。长期以来,全体馆员坚守“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立足基础服务,为读者提供常规书刊借阅,实现通借通还、馆际互借,开展文献传递、咨询解答、读者培训;努力开展延伸服务,提供各类电子资源检索、科技查新、查收查引和知识产权信息等服务,开设文献信息检索、知识产权信息素养等课程;重视科学研究,“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重大项目1项。2020年12月荣获江苏省高校图书馆2018-2020年度“先进集体”称号。扬州大学图书馆将秉持“服务立馆、人才强馆、学术兴馆、创新振馆”的理念,立足图书馆“文献保障、学生学习、教研支持、数据支撑、文化传承、对外合作交流”六大功能定位,坚持以智慧图书馆建设为主体,以资源体系建设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不断提升资源和服务的质量和能力,认真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在更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征程中砥砺前行、再建新功。地址: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荷花池校区内)邮编:225009办公室电话:0514-87973418E-mail:tushu@yzu.edu.cn...

淮阴工学院图书馆
这是淮阴工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lib.hyit.edu.cn/),淮阴工学院图书馆登陆入口,淮阴工学院图书馆官网首页入口,包括淮阴工学院图书馆网址信息查询。...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
这是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lib.njit.edu.cn/),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登陆入口,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官网首页入口,包括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网址信息查询。南京工程学院是省属本科院校,坐落在素有“六朝古都”“博爱之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市,地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方山的北麓。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上海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学校和1946年的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学校。2000年10月由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南京工程学院,2001年10月南京工业学校并入南京工程学院。由三馆汇合而成的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前身有1952年建校的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1954年建校的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1984年建校的南京工业学校图书馆。2006年8月南京工程学院从南京市鼓楼区整体搬迁至江宁科学园大学城新校区。2005年1月,省教育厅批准学院建设新的图书信息中心项目,2005年该项目被列入邵氏基金第19批教育赠款大学项目之一,赠款金额为500万港元。2008年4月新校区图书馆建成。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3.85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室、自修室、研讨室等各类服务空间13个,总阅览座位3500多席,累计馆藏纸质文献225万余册,印刷型期刊2410种,中外文电子图书305万余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6万余种,各类数据库65(含子库)个。馆藏文献以工科为主,兼及人文社科、管理、艺术学科等,形成了以机械、材料、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电力、通信、建筑、车辆、经济、艺术与设计为主的馆藏特色。图书馆每周开馆时间98小时(研究生考试迎考期间开放101.5小时),主要阅览室从早上8:00时连续开放至晚间22:00时,年入馆读者约60万人次以上。图书馆公共区域可通过无线方式接入网络,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学校师生可以通过校园网上任意客户端自由访问各种数据库资源或自行预约和续借图书,具备多层次的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有自助服务系统,提供自助查询、自助借还、自助文印、自助选座等服务;并建有信息共享空间系统,为师生提供协同式学习环境。图书馆开设信息素养教学课程,并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设有办公室、文献资源建设部、读者服务部、系统技术部、信息咨询部、策划推广部6个部门。现有在职职工40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24人,具有硕士学历以上研究生20人。全体馆员本着“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努力为读者营造文明、有序、舒适、开放的学习和信息利用环境,为南京工程学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信息服务保障。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工程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开拓,努力向前!(数据统计截止期:2022年12月)...

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
这是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lib.jsut.edu.cn/),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登陆入口,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官网首页入口,包括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网址信息查询。江苏理工学院坐落在江苏省常州市,是国内建立较早、江苏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本科院校。学校建于1984年,时名常州职业师范学院,1987年改名为常州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85年,1998年改建成0.8万平方米图书馆,2001年合并了常州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图书馆,2004年合并了常州会计学校图书馆。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2009年10月建成目前正在使用馆舍,其整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已初步成为一个文献信息资源较为丰富,自动化、网络化、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高校图书馆。新校区将建设5.04万平方米智慧化新馆,预计于2026年底投入使用。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3.38万平方米,总阅览座位5000多席,馆藏纸质图书199.61万册,中外文现刊819种,中外文电子图书204.2万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94.18万册,引进各类数据库48个,自建数据库6个。馆藏文献以工科为主,兼及人文社科、管理、艺术等学科,形成了以机械、材料、电子信息、计算机、化工、管理、艺术、教育等学科的馆藏特色。图书馆每周开放94.5小时,实行开放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为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图书馆为学校校园网的核心交换点之一,拥有自助借还机、24小时还书机、电子书阅读机、自助打印复印机、座位预约系统等智能化设备系统。通过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信息服务的推送和资源宣传,提供馆藏图书检索、在线阅读、借阅信息查询、图书续借等服务,向读者展示一个高效、智慧的图书馆。图书馆公共阅览区域可通过无线方式接入网络,方便读者查询馆藏信息和使用各类专业数据库。图书馆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学校师生可在校园网上的任意客户端自由访问各种数据库或自行预约和续借图书。图书馆开设信息素质教育类课程,为师生提供各种电子资源利用和其他类型培训。图书馆提供科技查新、查收查引、文献传递、定题服务、数字参考咨询、论文查重等服务。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密切与各院系的联系,针对师生教学科研的需求开展技术服务。图书馆设有采编部、流通部、信息部、技术部和办公室等业务管理机构。现有人员41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13人,具备硕士学位以上14人,有一支结构合理、符合图书馆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图书馆本着“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全面实施“质量立馆、科技建馆、人才兴馆”战略,努力营造文明有序、舒适开放的学习和信息资源利用环境,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江苏理工学院图书馆正朝着建设知识型、开放式、有特色的现代化智慧高校图书馆的目标不断前进,为学校全面开启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征程贡献力量。...

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
这是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lib.njxzc.edu.cn/),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登陆入口,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官网首页入口,包括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网址信息查询。...

江苏海洋大学图书馆
这是江苏海洋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jou.edu.cn/),江苏海洋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江苏海洋大学图书馆官网首页入口,包括江苏海洋大学图书馆网址信息查询。...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这是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网站,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藏书楼。1919年10月建成图书馆大楼,命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图书馆。1921年更名为交通大学图书馆。1956年图书馆大部分工作人员及百分之九十二的藏书随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7年9月,交通大学图书馆随校分设西安、上海两地。1959年9月,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独立建校,图书馆相应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由两部分组成,北楼建于1961年7月,建筑面积为11200平方米,南楼1991年3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1995年5月4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将原西安交大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同年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2000年4月,原西安交通大学与原西安医科大学和原陕西财经学院合并,原三校图书馆随之合并重组,规模进一步扩大,合校后的西安交大图书馆下设钱学森图书馆和医学、财经两个分馆。2019年创新港图书资料中心正式开放,现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由兴庆校区钱学森图书馆、雁塔校区图书馆、创新港图书资料中心三部分组成。截至2020年底,图书馆累计藏书超过576万册(件),国内外电子资源库330个;国内外电子图书超过175.9万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5.9万余种;形成了理、工、管、文、医学、财经为重点的多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师生提供一站式学术资源发现、获取服务,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和远程访问服务;为学校提供信息情报决策支持服务。近年来,图书馆开辟了iLibrarySpace、PBLSpace、经济学人空间、阳光沙龙、圕香啡语、24小时自习空间、主题文化空间展、星空报告厅、钱学森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展厅等多样化空间,通过空间服务,以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践行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是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西北地区/陕西省中心、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陕西省地区中心;是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电类);也是首批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陕西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屹立风雨百余载,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历经沧桑、百折不挠。未来,图书馆将继续以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图书馆为目标,将图书馆打造成为学校的资源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和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