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财经大学图书馆
这是西安财经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xaufe.edu.cn/),西安财经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西安财经大学图书馆官网首页入口,包括西安财经大学图书馆网址信息查询。馆长:赵红电话:029-81556411总支书记:孙金峰电话:029-81556415副馆长:胡平电话:029-81556413副馆长:井水电话:029-81556429办公室电话:029-81556419西安财经大学图书馆现有长安校区、雁塔校区、翠华西校区三处馆舍,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设置阅览座位4181席,周开馆时间超过100小时。图书馆下设办公室、资源建设部、流通阅览部、信息技术部四个科室。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丰富,特色明显。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文献为重点,涵盖文、法、理、工、艺等学科的馆藏体系。截止2022年12月,纸质图书累计馆藏量188.74万册,拥有电子图书92.84万册,中外文数据库53个,其中自建数据库9个,在订印刷型中外文报刊近425种。图书馆于2018年组建了秦商特色图书馆、2019年获批陕西省秦商文化科普基地、2022年建成秦商历史文化馆,这三个场馆(基地)对加强秦商文化研究、开展秦商文化科普教育和服务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建成校友柴伦貂捐赠图书专架和西财学者著作专架,加强了校友与学校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爱校荣校情感,展示了西财大人的学术风采,为学校教学科研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图书馆于2017年启用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目前,共布设服务器15台,网络交换机端口总数578个,无线AP83台,计算机158台,磁盘存储空间65TB。校区间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业务,长安校区实现图书自助借还、24小时自助服务、手机移动端图书馆等智慧化服务。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将认真履行服务育人职责,在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做出贡献。数据更新日期:2023年9月19日...

榆林学院图书馆
这是榆林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s://tsg.yulinu.edu.cn/),榆林学院图书馆登陆入口,榆林学院图书馆官网首页入口,包括榆林学院图书馆网址信息查询。...

西安邮电大学图书馆
这是西安邮电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xupt.edu.cn/),西安邮电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西安邮电大学图书馆官网首页入口,包括西安邮电大学图书馆网址信息查询。馆长:刘有耀电话:88166251e-mail:lyyao2002@xupt.edu.cn图书信息党总支书记兼副馆长:王颖电话:88166778e-mail:yingw@xupt.edu.cn副馆长:宋德义电话:88166252e-mail:jianshlou@163.com办公地址:长安校区图书馆4层电话:88166253e-mail:wangyan@xupt.edu.cn西安邮电大学图书馆分布在长安校区和雁塔校区,雁塔校区图书馆1996年建成,长安校区图书馆2004年建成,建筑面积三万余平方米。设置综合办公室、采编部(资源建设部)、流通部(学习支持部)、参考咨询部(科研支持部)、信息技术部等5个部室,为广大师生提供图书借阅、信息检索、馆际互借、参考咨询、素养教育、数据支持、文献传递、交流研讨等多类型、多层次服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与学校学科专业紧密结合,形成了涵盖通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信息安全、经济、管理、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相关学科的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相互补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目前馆藏纸质图书178万余册,电子图书446万余册,中文综合性期刊94份,电子期刊38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56个。图书馆努力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和阅读空间,设有11个图书借阅空间,有自主学习空间、研讨交流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经典阅读空间等20余个主题空间,阅览座位3900余个,实行开架阅览、借阅一体和统借统还的服务方式,每周开馆时间达101.5小时。图书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以及微信服务群为全校师生提供网上24小时的图书期刊、电子文献、参考咨询等信息服务。图书馆秉承“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办馆宗旨,高度重视读者服务工作,建立学科(学院)联络员制度,密切与各学院的联系,主动开展学科化、个性化服务。定期开展读书月、服务月、迎新季、毕业季等系列主题活动,利用各主题空间开展学术交流、创艺展示、专家导读、创新赛事、社团活动、影视欣赏等文化互动活动,积极促进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建设。图书馆聚焦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围绕“智慧图书馆和未来学习中心融合发展”的建设目标,深化践行“服务立馆、资源强馆、文化兴馆、开放办馆”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文献信息、空间资源建设,注重创新实践和文化互动活动,提升知识服务、信息服务水平,在学习氛围营造、学习能力培养、专业知识获取、教学科研支持等方面开展深度服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图书馆的智慧和力量。...

西安医学院图书馆
这是西安医学院图书馆网站,西安医学院图书馆登陆入口,西安医学院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西安医学院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西安医学院图书馆成立于1951年陕西省卫校建校之初。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图书馆馆舍面积由最初的800㎡增至32000㎡。馆藏资源也随之丰富,现已形成了以医学类文献资源为主(占40%),理、工、农、社科等多个学科门类为辅的综合性图书馆。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69人(含临聘人员27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1人,具有硕士学位及在读硕士人员17人。图书馆下设一室六部:馆办公室、文献建设部、信息技术部、期刊部、信息服务部、借阅部及高新校区借阅部。有9个图书借阅室、1个报刊阅览室、1个电子阅览室、3个综合阅览室、4个研讨室。读者座位总数3674个(含高新校区借阅部),实行“分借总还”与“分借分还”并存,集“借、阅、藏、查、询”于一体的全开架模式,周开馆时间96小时。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图书馆累计纸质馆藏图书136万册、电子图书223万册(均含附属医院),各类电子资源库、软件平台36个,为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文献资源服务平台,丰富的数据库资源覆盖了我校所有学科和专业,为我校的教学、科研、医疗等提供了充足的文献资源保障。图书馆现拥有服务器、各种计算机终端208台(套),可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文献服务。图书馆服务功能完备,拥有多种现代化服务手段,可为读者提供外借、阅览、参考咨询、文献检索、查收查引、科技查新(代查)、读者教育、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邮箱:tsg@xiyi.edu.cn电话:029-86172815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辛王路1号...

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
这是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网站,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登陆入口,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92年,秉承“明道、修身、利他、共荣”的校训,遵循“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文化为先导,以满意为目的”的服务理念,为师生提供智慧阅览、沉浸式体验、文化展示和学术交流等多功能全开放综合服务。图书馆有南区主馆、北区分馆、西区分馆,设有5个学院专业资料室、8个公共阅读空间和8个正蒙书屋,分布在校园教学区、学生活动区、生活区等不同区域,营造校园处处有书香的阅读环境。总建筑面积48191平方米,座位6916个,周开放时间为112小时。在编人员26人。截至2023年8月底,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74万册,电子图书166万册,学位论文293万册,电子期刊11万册,订购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30个,形成了文学、艺术、教育、管理、经济、工学、医学、农学等多学科并存,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另外,我馆自建“鱼化龙特色数据库”,集中展示学校优秀特色文化、师生读书分享视频、学生戏剧节作品、传统文化讲座、教师学术成果等文化教育成果,实体馆藏与数字馆藏并重,同时,作为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的成员馆,加强馆际之间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为学校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图书馆拥有先进的网络基础和RFID智能管理系统。光纤万兆接入,无线网覆盖全馆。提供多种自助服务设备,可实现自助借还、自助文印。图书馆资源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了对全网域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和无缝获取,支持全校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电子资源。馆内还配置了馆藏资源检索机、电子图书瀑布流、电子图书借阅机、85寸交互式会议平板计算机、电子图书阅读器等设备,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图书馆除提供传统借阅服务外,还开展参考咨询、查收查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和影音欣赏等多层次信息服务。积极践行学校“仰信笃志,化鱼成龙”办学使命,推进学校“书院+学院”协同育人,馆内设有思政教育、红色经典和正蒙通识教育等专题书架,成立了“学院+书院”服务团队,走向书院、走近读者,在学生中开展了红色经典诵读、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读书导读和阅读分享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在教师中开展了“职工家庭读书会”活动,让读书涵养每个职工家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并将其成果转化为学校“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图书馆2021年被陕西省高校图工委授予“突出贡献奖”,2022年被大学生在线“阅读青春”活动评为“最美图书馆”,2023年由陕西省高校图工委组织的“本科教育服务支持案例”获一等奖1项,开展的“让文化共传承,让育人更生动”公众号推文活动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23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图书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制定规范的制度和业务流程,建立有效的读者反馈机制,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优化读者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图书馆整体管理水平。图书馆将紧密配合学校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不断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优化学习空间,提升馆员素质,加强智慧化建设,为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
这是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网站,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登陆入口,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由东区主馆、西区分馆、3号综合楼一层(文渊楼)和10个分院资料室组成,馆舍总面积2.59万㎡,阅览座位5260个。图书馆坚持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理念,以“求实创新、文明兴馆”为馆训,以“以人为本”为服务宗旨,开展读者工作。实行“藏、借、阅、咨、管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全面实现开架借阅服务。周开放时数达101.5小时,网络实行全天候开放服务。截至2023年9月,馆藏纸质图书242.86万册,电子图书271.90万册;馆藏纸质期刊1294种,电子期刊8.8万册;购买中国知网、超星发现等中外数据库21个。馆藏资源涉及中、英、法、德、西、俄、日、阿拉伯语、朝鲜语和世界语等诸多语种,形成了以外语类文献为特色,其它学科文献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多语种、多载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注重开展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和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在做好馆员培训和一年一度的新生入馆教育的同时,举办“文献检索与利用”讲座,对读者进行经常的、较为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开展参考咨询的文献检索与利用指导。图书馆积极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参加了陕西省高校图工委组织的馆际互借、“e读”等资源共享活动,为读者提供较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文献传递业务。图书馆采用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MelinetsV8.0自动化集成系统,拥有10台服务器和40T的存储空间,通过千兆骨干网与校园网连接,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图书馆大厅和各个阅览室提供检索终端,读者可进行馆藏书目和个人借阅信息检索。电子资源全天候为读者提供服务,通过“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的校内“个人认证”,可以满足本校读者校外访问图书馆数据库的需要。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的使用,可完成读者一卡通识别、图书条形码扫描、图书充消磁和数据上传等。自助文印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结合,为读者提供打印、复印和扫描一体的文印服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xafy-lib),与图书馆多个业务系统整合,服务模式多样化。读者通过微信平台可以查询馆藏信息,进行馆藏图书预约、续借、了解图书馆动态等。...

西京学院图书馆
这是西京学院图书馆网站,西京学院图书馆登陆入口,西京学院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西京学院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西京学院图书馆始建于2002年,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阅览座位4428个,周开放时间102小时。图书馆实行全开架服务,设有阅览区、自修区、报刊阅览室、视听室等区域,充分满足了师生的需求。图书馆中还建设有藏书阁、校史馆、党史馆、艺术馆4个独具特色的馆中馆,让图书馆充满了文化、历史、艺术的气息;15个学术报告厅,12个学习讨论室,供全校师生开展讲座、报告、会议以及小组讨论式学习使用。经过多年的建设,馆藏文献资源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涵盖理、经、管、文、艺、医等多学科、多元化的文献载体,完全适应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订购了中国知网CNKI系列全文数据库、新学术外文期刊精选平台、AFDS外文文献发现系统、全球案例发现系统、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美国探索教育视频数据库等数据库,文献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图书馆除为读者提供文献借还、阅览等传统服务外,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配备了功能齐全的有线和无线上网设施,实现了馆藏书目的网上检索、图书网上续借,参考咨询、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服务,同时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新生入馆教育、数据库培训等为读者提供藏、借、阅、咨询、信息素质教育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服务。图书馆秉承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积极适应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紧密结合本校专业设置和重点学科建设的特点,不断加强本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品质,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管理手段、竭力为全院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图书馆成为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

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
这是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网站,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建立要上溯至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原名国立贵阳医学院图书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军相继攻占华北、华东,北平、上海、南京等地相继失守,沦陷区学生纷纷失学,流离失所,其中一部分流亡至战略后方西南地区。国民政府教育部一方面为给流亡医学生提供继续就学机会,另一方面也欲借大批知名专家学者聚集于西南之机,奠定西南地区医学教育之基础,决定在贵州省贵阳市筹建高等医学教育机构。1938年3月1日,国立贵阳医学院应运而生,来自协和医学院的著名教育家和热带病学教授、国民政府首批中央研究院院士李宗恩博士成为国立贵阳医学院首任院长,由此开启了贵州医学教育之先河,引领了贵州医学教育、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国立贵阳医学院图书馆也与学校同时成立,学院首任总务长、原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刘维德教授为将北京协和医学院支援国立贵阳医学院建校所需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医疗器械等物资运抵贵阳,避开敌战区从北平经上海、绕道香港经越南、由云南开远至昆明到贵阳,辗转轮船、火车、汽车,义务运送,为我校创建和我馆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0年国立贵阳医学院交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举办,更名为贵阳医学院,本馆也随之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图书馆,2015年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经过七十多年的砥砺前行,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约3.46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重点以医药卫生类资源为主。拥有各类文献2511338册,其中,中外文纸质文献2009833册(中外文图书1847800册,中外文期刊162033册)、中文电子图书501505册,外文电子图书1505种,机读资料1002盒(张)。现有正式数字资源15种,其中中文数据库6种,包含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NKI中国知网、维普资讯、超星移动图书馆、人大复印期刊、北大法宝数据库;外文数据库9种,包含ESI、Webofscience-Incites、SCIE、德温特、EBSCO、OVID-Lww、WileyBlackwell、ElsevierSD、OUP数据库(2011-2017全文)数据库、忧阅外文电子书。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29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7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0人。馆内采用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并于1998年实现采购、分类、编目、典藏、借阅自动化管理。2005年升级为Web版,2011年升级为.net版,现已接入校园网并可在校园网上实现图书馆书目信息查询、图书预约、读者外借情况查询等图书馆文献服务。建有自习室4个,书刊阅览室16个、电子阅览室1个、教室1个、文献库3个,研修室24个、研讨室12个;总计4000余位普通座位、251位PC座位、300个研修研讨室座位。满足了本科生、研究生文献检索教学和实践的需求,也切实解决了我省经济不发达状况对学生利用网络的不良影响。建有85T千兆存储系统用以存储学术性数字化资源,初步搭建了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硬件平台。建立了图书馆主页服务器,图书馆的Web服务器是建立图书馆主页、对外开展服务的重要手段和窗口;通过Web服务器,为用户提供网上查询馆藏资源的服务,使其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同时通过对INTERNET网上相关资源的组织和引导,使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得到延伸和扩大;通过主页,图书馆向全校师生宣传图书馆的各种文献和数据库资源,向师生介绍图书馆的各种功能和为师生提供的各种服务与动态信息;校园网的用户只要访问我馆主页,即可了解馆藏文献资源信息和图书馆的各种服务信息、利用各种数字资源、进行咨询交流等。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平台,实现数字化资源的跨库检索、光盘信息资源的发布与利用,可实现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及利用、学位论文数字化及利用;对现有馆藏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网络资源导航库。近年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了信息教育、查新咨询以及课题查新定题跟踪信息服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所有阅览室和书库均采取开放式服务,到2005年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已初步建立了藏、借、阅、咨、研一体化的全开架服务模式。2014年新校区图书馆落成并投入使用,面积34643.12平方米,继续秉承藏、借、阅、咨、研一体化的全开架服务模式,开放时间达98小时/周,为全院师生乃至全省医学工作者提供信息服务,包括外借、阅览、提供书目信息和全文信息、定题咨询服务等。我校图书馆是中国高等院校医药图书馆协会会员馆、中国图书馆学会医学图书馆委员会馆、中国医学文献检索教研会理事馆、贵州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馆、贵州省情报学会副理事长馆、贵州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馆,作为全国医学信息的三级中心,我馆除向全省提供医学信息服务外,还承担我院学生医学文献检索的教学任务,馆所属的情报中心还承担着我省医学卫生科研课题的查新工作,为我省医药卫生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信息保障,深受读者、用户的好评,曾获贵州省科技信息成果二等奖。2020年我校获批为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是贵州省唯一获批高校,中心挂靠图书馆,以“立足贵州,面向西部,强化医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为宗旨,从服务、资源、人才、教育、宣传、合作等六大方面助推学校学科建设与成果转移转化,持续为医药知识产权做好信息服务,坚实医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保障。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贵州医科大学邮编:550025邮箱:tsg@gmc.edu.cn电话:0851-88416198...

遵义医科大学图书馆
遵义医科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学校中心位置,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为贵州省唯一一家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图书馆是一个空间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功能完善,学术氛围浓郁,充满人文关怀的智慧型现代化图书馆。图书馆下设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部、技术部和医学文献检索教研室共7个二级部门,现有工作人员40名,其中高级职称9人,研究生学历10人,引进高层次候鸟人才1名。图书馆现有图书资源总量为346万余册;纸质期刊(现刊)10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74个,自建特色数据库8个。每周开放101.5小时,纸质图书开架率100%,WIFI全覆盖,网络资源24小时开放。图书馆共有阅览座位4000余个,为满足广大师生对独立研讨空间的需求,图书馆还新增设了研修室,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讨论、学习和交流等活动的需要。图书馆科研氛围浓厚,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及地厅级等各级各类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00余篇,主编教材10部,参编教材10部,还获得省级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为方便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馆内安装了信息化服务终端,为读者提供热门图书、新书推荐,自助借还,自助文印,座位预约等服务。作为学校的文献中心,图书馆始终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办馆理念,积极开展学科服务以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还利用微信公众平台、QQ群、微信群及邮箱等形式,开展了多元化的信息服务。遵义医科大学图书馆电话:0851-28609346传真:0851-28609346遵义医科大学图书馆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学府西路6号邮编:563000...

贵州大学图书馆
这是贵州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gzu.edu.cn/),贵州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贵州大学图书馆官网首页入口,包括贵州大学图书馆网址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