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网站目录

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

天津计量院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科研西路4号,占地面积32087平方米,建筑面积18607平方米,其中恒温实验室面积4000余平方米,隶属于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本市最高的计量科学研究机构和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是集社会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研究单位,设有国家电能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天津)、国家节能环保计量仪器仪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天津)、国家轻工业家具质量监督检测天津站、天津市电磁兼容检测中心等挂靠机构,并建有天津市医学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天津市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个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天津计量院可开展几何量、热学、力学、声学、电磁学、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化学、电离辐射十大专业计量及电磁兼容、环境试验、煤炭检验、家具检验等检定、校准、检验、检测项目超过1000项,现建有天津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91项,取得市场监管总局计量授权检定项目465项,校准项目577项,商品量检测项目5项。同时,天津计量院是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获认可校准项目724项,检测项目232项。天津计量院始终坚持“人才兴院、科技强院”的发展战略,注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截至目前,全院共有在职人员236人。其中,硕、博士102人,占总人数的43%;专业技术人员220人,占总人数的93%。秉持“科学、公正、准确、可靠、优质、高效”的质量方针,天津计量院已建立起适应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较为先进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管理体系,并具备能够服务于全国的计量检测能力,充分发挥着计量助推科技进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

“地图”网站目录

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河北省计量院隶属于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是河北省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并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考核授权的国家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主要职责:负责研究全省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全省行政区域内的量值传递;依法承担全省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开展计量器具(产品)检定、检验检测、校准、型式评价、仲裁检定、能效测试、技术宣贯等技术服务工作;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开展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监测、能源计量技术研究等业务。河北省计量院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校准和检测实验室,是河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石家庄铁道大学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经批准建有国家热工流量仪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河北)、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河北)、河北省气体计量与大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国家绿氢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国家非自动衡器型式评价实验室(河北)、国家称重传感器型式评价实验室(河北)、国家称重显示器型式评价实验室(河北)、国家水表型式评价实验室(河北)、国家燃气表型式评价实验室(河北)、国家热能表型式评价实验室(河北)、国家流量计型式评价实验室(河北)、国家电力测量用互感器型式评价实验室(河北)、国家烟尘粉尘测量仪型式评价实验室(河北)、国家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检测仪(报警仪)型式评价实验室(河北)10个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设有河北省能源计量中心,建有河北省计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北省泵类及电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个省级产品质检中心。建有河北省环保仪器仪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河北省电气设备及测试仪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河北省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河北省氢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4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河北省计量检测技术创新中心纳入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序列。目前建有357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其中全省最高计量标准140项。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权开展计量检定项目554项、校准项目625项、定量包装检测1项、能效标识检测3项,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10个,型式评价项目34项。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校准项目737项、检测项目191项,国家热工流量仪表质检中心检测项目118项。近年来,先后承担和开展了1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制、修订国家、京津冀、河北省计量技术规范120余项(其中国家计量技术规范3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是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中首家获批的省属科研事业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单位。...

“地图”网站目录

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广州计量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计量检定专业机构之一,是广州地区由政府授权的公益性、综合性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迄今已走过近80余年的历程。广州计量院目前已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00余项,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CNAS)的校准和检测项目1500余项;获得资质认定(CMA)近300项,国家有证标准物质80余项,建有国家光电成像及显示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东)、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广东省质量监督眼镜检验站、广州市眼镜质量监督检验站、广州市计量器具质量监督检验站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作为广州地区量值溯源的最高源头,广州计量院每年为近2万家客户提供各类计量检测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主要职能1、负责研究、建立、保存广州市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承担广州地区的量值传递(溯源)任务;2、接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承担广州市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开展进口计量器具的检定、公正计量、仲裁检定等工作;3、承担国家、省、市部分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仲裁检验以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等任务;4、接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承担广州市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检查等工作;5、接收国内外有关机构及客户的委托,承接计量检定、校准、检测、分析测试、检验、检查、评估等业务;6、开展计量标准器、标准物质、分析测试仪器、智能化测量仪器、在线检测与控制装备及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销售。7、开展检定、校准、测试、检验等技术方法的研究、承担或参与国家和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及承担部分计量、标准化等专业学术组织的运行管理。...

“地图”网站目录

北京妇幼保健院

北京妇幼保健院成立于2002年6月,是由北京市妇女保健所、北京市儿童保健所、北京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合并而成,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市级妇幼保健院。目前保健业务科室有围产保健管理科、婚前保健与出生人口素质管理科、妇女多发病防治管理科、计划生育技术管理科、婴幼儿保健管理科、学龄前儿童保健管理科、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科、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管理科、群体信息科和健康教育科等及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北京妇幼保健院作为北京市妇幼三级网络的龙头单位,承担着政府妇幼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在控制孕产妇死亡、保障母婴安全,开展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妇女、儿童疾病预防、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承担北京市妇幼保健各项专业技术的管理,包括:技术标准制定、专业人员培训、妇幼专项技术检查指导、适宜技术推广;开展人群妇幼健康教育、妇幼卫生信息监测、妇幼保健技术与管理研究,以及落实政府各项妇幼公共卫生政策,包括:医改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等,如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待孕妇女免费增补叶酸、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预防母婴传播疾病、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免费筛查、0-6岁儿童免费健康体检等。妇幼保健遵循的工作方针是: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完成好政府妇幼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同时,开展妇女儿童个体保健服务,作为全市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心,承担着全市所有筛查异常儿童的确诊与治疗指导服务;开展儿童生长发育评估与促进、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估与干预等儿童保健服务项目,及孕前保健、产后康复及更年期保健等妇女保健服务项目,通过个体保健服务平台,建立全市妇女、儿童保健服务的转诊网络与培训基地,发挥市级妇幼保健院在全市妇幼保健管理、服务、科研、教学的引领作用。...

“地图”网站目录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47年,是一所为全省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医疗、保健、预防、康复技术服务的三级甲等省级医院,隶属于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是山西医科大学附属(非隶属)医院。2020年经省编办批准增挂“山西省妇产医院”牌子,2021年被确定为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是我省危重新生儿、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以及产科、儿科、新生儿科三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挂靠单位,也是全国儿童血液病定点医院、全国儿童实体肿瘤诊疗协作组牵头和成员单位。医院目前设有五一路院区、长治路院区、晋源院区和亲贤街院区,总建筑面积377510平方米。现编制床位1600张,实际开放床位1669张,年诊疗160余万人次,保健服务30余万人次,出院6万余人次,手术3万余人次。现有职工3300余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7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700余名;省级名优专家4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山西名医6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三晋英才”34人。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项目)小儿外科和新生儿科,儿科学、预防医学科、小儿普外科三个山西省重点学科,小儿神经内科、新生儿内科、小儿呼吸科、小儿普外科四个山西省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保健、更年期保健、孕产期保健获批国家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生殖医学中心是我省唯一可同时开展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专业中心,在“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排名华北第三。2022年8月成人内科正式开诊,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为主,兼顾孕产妇、更年期和妇科、乳腺等疾病围手术期管理,可为合并有多种内科疾病患者提供个性化、多样性诊治技术,彰显医院“大专科、小综合”的诊疗特色。...

“地图”网站目录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85年,是由政府举办、隶属于省卫生健康委,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全民事业单位,是一所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第一批原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的“爱婴医院”、全国首批百家“爱婴医院”、全国“母婴友好示范医院”。是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长春中医药大学医学类专业实践教育基地、长春中医药大学助产专业实习基地、北华大学医学部实习基地、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人才培养实践基地。2014年4月与吉林省生命科研技术研究院完成了内部资源整合,形成了建政、清华、园东“一院三区”模式。医院现有开放床位184张,核定床位350张。年门诊量近30万人次,年分娩量近5000人。现有职工66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31人,高级职称143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吉林省第七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1人,吉林省D类人才2人,三级教授1人。医院现共设一级科室50个,其中临床科室22个(含二级科室)、医技科室8个、群体保健科室6个、综合管理机构18个。现设有重点学科2个,妇产科和新生儿科;特色学科8个,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眼耳鼻喉科、口腔保健科、麻醉科、乳腺科、医学影像科、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检验科、中心实验室),围绕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开展全方位保健服务。建院至今,始终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承担全省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指导、培训和督导职能,担负着保护和促进全省母亲安全和儿童健康的重任,重点加强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高危、危重孕产妇和儿童管理,开展孕产妇和儿童死亡评审等工作。全省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达到国家“两纲”指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地图”网站目录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山东省妇女儿童医院)始建于1991年,直属于省卫生健康委。2004年5月加入山东省立医院集团,2016年11月与原山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整合,2018年6月山东省生物制品研究所整建制并入,2019年5月经省卫生健康委文件批复同意托管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是一所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集妇幼保健、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和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省级三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承担全省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工作,开展全省妇幼保健、优生优育、不孕不育、生殖健康等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并组织推广,面向社会开展疾病诊治、保健、预防、计划生育技术、生殖健康、产前筛查及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服务,为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医院作为全省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中心,还承担山东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中心、山东省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山东省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山东省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心、山东省孕前优生检查项目质量控制中心、山东省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山东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公室、山东省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办公室、山东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公室、山东省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等多项公共卫生和技术指导任务。...

“地图”网站目录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ChinaAcademyofEngineeringPhysics,简称“中物院”,原简称九院),是国家计划单列的副部级国家级研究院,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中物院主体坐落于四川省绵阳科学城,在北京、上海、成都和深圳等地设有科研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中物院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第九研究所,1964年更名为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1968年被授予军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研究院,1973年使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名称,1982年更名为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1985年对外使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物院的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学、力学与数学、化学与材料、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等方面。...

“地图”网站目录

中国科学报社

中国科学报社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唯一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新闻媒体单位,具有主办报纸和期刊的特许出版权和发行权、记者和记者站的管理权、广告经营权等。目前,报社拥有两报(《中国科学报》、《医学科学报》),一网(科学网),两刊(《科学新闻》、《科学新生活》)及移动新媒体矩阵等传播平台。同时,中国科学报社在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记者站,与国内近百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1959年1月1日,中国科学报的前身《科学报》在北京创刊,是我国创刊最早的科技类报纸。1989年1月1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99年1月1日更名为《科学时报》,2012年1月1日复名为《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一周五刊,彩色印刷,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作为从事新闻宣传和科学传播工作的专业机构,报社近年来积极发展移动新媒体,不断提升音视频传播能力,通过报、刊、网、号的内容强关联性定位,不断增强报社传媒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地图”网站目录

黑龙江省原子能研究院

研究院隶属黑龙江省科学院,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黑龙江省唯一以原子能研究为主体的综合性科研单位,主要职责任务:承担原子能利用、核与辐射公共安全、应急处置等重点公益科学研究工作,并为社会提供核与辐射安全相关技术服务。1958年8月,隶属二机部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401院)筹建第14研究室,主要开展受控核聚变研究,后由李正武接任该室主任。同年,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在哈尔滨市兆麟街32号成立了黑龙江原子核物理研究所,由周恩来总理任命黄葳为首任所长。主要开展受控聚变理论、实验、离子源、工程等四个方面的研究,后于1962年对外称为中国科学院东北技术物理研究所,内部称02-503所。1965年,根据国家战略调整和“三线”建设规划,将东北503所和电力科学研究院热工二室合并迁入四川省乐山市,将东北503所从事核技术应用研究的部分保留在黑龙江,1984年更名为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2021年更名为黑龙江原子能研究院,是中国最早开展受控核聚变研究的发源地。研究院始终追寻国家核事业发展方向,从建院初期为“两弹一星”实验提供配套科学研究,到现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子能公益科学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