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极地办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前身为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南极办”),规格为部委正司级。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于1981年成立,作为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南极办同时成立,设在国家海洋局。1989年,因工作开展需要,南极办人员编制由25人增加至40人。1994年随着国家非常设机构改革,南极考察委员会撤销,“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更名为“国家海洋局南极考察办公室”。1996年,因考察领域拓展至北极,再次更名为“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并沿用至今。1997年被列入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2006年被确定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2018年划入自然资源部。...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中心于1989年10月由中编委批准成立,是自然资源部直属的正局级事业单位,同时接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业务指导,是负责全国海洋标准化、计量和质量的业务机构,为自然资源管理、海洋公益服务提供支撑与保障。中心兼为国家海洋计量站、国家海洋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是国家计量认证海洋评审组秘书处、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全国海洋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国标准化协会海洋标准化分会、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标准化分会和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标准化分会挂靠单位,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联合授权的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RMIC/AP)、全球海洋教师学院天津中心(OTGA/TIANJIN)。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心已构建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海洋标准化工作体系,组织制修订并发布近500项海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作为国家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有海洋水文、气象、化学等专业计量实验室,研建的海洋学特殊量值计量标准装置是统一全国海洋量值的最高标准,温盐深、波浪潮汐计量检定及盐度标准物质制备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在908、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极地科考等国家多个重大专项中承担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推行全过程质量管理,总结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具有海洋特色的专项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建设成为自然资源部海洋专项质量工作机构。承担海洋检验检测机构体系建设技术支撑,开展海洋检验检测机构国家级计量认证(资质认定)技术评审、能力验证、培训指导。作为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质量管理业务支撑机构,承担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质量管理具体工作。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作为我国首家全球性检测机构,牵头制定国际规则,组织海洋国际比对,举办检测技术研讨,建立了面向全球、引领发展的海洋标准计量国际合作平台。...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协会(ChinaOceanMineralResourcesR&DAssociation,简称“中国大洋协会”)于1990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其宗旨是:通过国际海底资源研究开发活动,开辟我国新的资源来源,促进我国深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维护我国开发国际海底资源的权益,并为人类开发利用国际海底资源作出贡献。中国大洋协会自成立以来,在国家海洋局党组和协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国家各综合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统筹国内各领域、各专业优势力量开展国际海域工作,在维护我国国际海域权益、开发国际海底资源、发展深海高新技术、参与国际海域事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电子学会(ChineseInstituteofElectronics)成立于1962年,是中国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5A级全国学术类社会团体。中国电子学会的主要工作是开展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普及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编辑出版电子信息科技书刊;开展决策、技术咨询,举办科技展览;组织研究制定和应用推广电子信息技术标准;接受委托评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技术人员技术资格,鉴定和评估电子信息科技成果;发现、培养和举荐人才;奖励优秀电子信息科技工作者。...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究院始建于1959年4月,坐落在泉城济南,系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直属的公益型事业单位,是山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科技情报研究机构,主要职责:承担科技信息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建设管理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报告服务系统;面向社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管理科技档案,编纂全省科技年鉴和科技史志。...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由青岛科技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37-1212/TQ,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021X。《山东化工》是连续入选美国《化学文摘》重点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和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上网期刊。《山东化工》系省级期刊,在《山东化工》发表的论文可作为调职、职称评定、升学、就业、评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山东化工》杂志主要设有科研与开发、专论与综述、生产与应用、分析与测试、石油与冶炼、生化与医药、计算机与信息化、规划与设计、装备与工程、系统与控制、节能与减排、环境与治理、安全与预防、经济与市场、教育与培训、经验交流、管理初探、行业动态等栏目。...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院建于1957年10月,隶属于山东省水利厅,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承担水利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工作,承担水利行业相关科技推广和技术咨询、评估工作,承担水利科技信息搜集、整理与开发利用工作。...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

网络所于2011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是烟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设立的事业单位。定位为将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需求紧密相结合为导向、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为手段的新型科研机构。网络所拥有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证(CMA)、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IEC27001)、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GB/T29490-201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0余项,2022年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网络所承建了多模态数据智能分析与应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烟台市网络与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烟台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多个省市级创新平台,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网络安全重点机构、烟台市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烟台市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的依托单位,烟台市大学生实习基地。网络所始终秉承“科研为国分忧、创新与民造福”的理念,致力于成为数字经济的领航者,软件质量的捍卫者、网络技术的创新者和信息安全的守望者。经历十余年发展,在弹性计算、数据治理、自然语言处理、动态知识图谱、信息检索、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可视化探索分析和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等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重点面向数字政府、数据智能和互联网空间治理等应用领域,打造自主创新、安全可信、智能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为国家安全、数字经济发展和区域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中国机械

《中国机械》(MachineChina)杂志,1982年创刊于北京,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管,中国工业报社主办,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登记的机械工程类学术期刊(旬刊),系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公开收录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设置:机械制造与智能化、先进动力与能源技术、先进材料技术、工业设计、现代交通技术、机械工业应用、安全与生产、产教融合等。《中国机械》主要服务于机械工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科研院所、制造企业、各级院校,以及各相关企事业单位等,突出学术性、指导性、知识性,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面作者和读者的需求。...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

协会(ChinaBiochemicalPharmaceuticalIndustryAssociation,CBPIA)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商业部组建,1991年11月2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核准登记注册,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行业社团组织,也是国内唯一的生化生物制药工业行业一级协会,党的工作领导机关:中央社会工作部。于1992年4月12~15日在西安市召开了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成立大会。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是我国唯一的生化生物制药工业行业社团组织,国家一级协会,非盈利组织机构。协会始终坚持企业和企业家办会,实行单位会员制,目前拥有会员单位近500家,由副会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和普通会员单位组成。会员单位主要是从事生化生物药品生产的多种经济类型的骨干企业(集团)及其相关设备、仪器企业。协会成立由院士、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企业技术人才600多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协会的宗旨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系列治国理念,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要求。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消费者,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制药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协会的业务范围:(一)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生化生物制药及相关领域的行业管理,贯彻国家政策法令,并督促会员单位严格执行,制修订标准和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二)发挥在企业、专家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会员单位及专家委员会专家获取国家荣誉及政策支持。(三)组织开展专家咨询、人才培训、协作攻关、技术推广等各项行业服务工作;(四)推动会员单位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协调会员单位之间生产、技术、产品销售以及进出口等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行业健康协调发展;(五)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宣传普及国际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开展并加强企业维权服务,依法保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六)推动行业创新,成果转化,组织生化生物制药及相关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型原辅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七)承办政府委托的有关事项和会员单位要求办理的有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