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海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前身为“九龙关”,1887年在香港成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九龙关,将其总部机构由香港撤回深圳,并于1950年将“九龙关”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九龙海关”。1997年7月1日,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九龙海关”更名为“深圳海关”。深圳海关是受海关总署直接领导,负责指定口岸及相关区域范围内海关工作运行管理、监督监控的正厅级直属海关,领导隶属海关。深圳海关管辖范围为广东省深圳市、惠州市的各项海关管理工作。目前,该关内设机构21个、隶属海关单位32个,所属事业单位10个、总署委托管理事业单位1个;共有在职干部职工近8000人。深圳口岸业务量大,海、陆、空、铁、邮监管门类齐全,各项业务规模均居全国海关前列。深圳海关的职能包括:依法对经深圳口岸和惠州口岸进出境的货物、运输车辆、行李邮递物品进行监管;征收关税和其它法定由海关征收的税费;查缉走私;开展出入境检验检疫;编制贸易统计并办理其他海关业务。...

拱北海关
拱北海关原为始建于1887年4月2日的“拱北关”,1950年1月更名为拱北海关,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正厅局级海关。关区范围包括珠海、中山两个地级市。关区设有一类口岸11个、原二类口岸7个、中途监管站2个。关区工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门类齐全,除空运监管是临时性业务外,涵盖了海关所有业务类型,检验检测业务涵盖所有领域。二是旅检业务量突出,2023年监管进出境人员1.65亿人次。三是货运业务和税收位居中游,2023年监管进出口货运量1.55亿吨,辖区两市进出口总值5538.9亿元,税收入库140.71亿元。四是打击走私绩效明显,2023年立案查办各类走私违法案件19227起、案值52.34亿元、涉税11.17亿元。五是毗邻港澳、社会关注度高。关区毗邻港澳,是唯一同时陆桥连通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直属海关,面临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形势任务。...

黄埔海关
黄埔海关的前身为1685年清政府设置的黄埔挂号口,是粤海关的一个监管点,设关征税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时称扶胥港)。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0月设立黄埔支关,隶属广州海关。1980年10月直属海关总署领导,1988年8月升级为副厅级单位,2000年12月升级为正厅级单位。建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埔海关在总署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跟改革开放时代步伐,艰苦奋斗、砥砺奋进、履职尽责、锐意创新,从一个仅有147人的口岸海关,发展成为一个综合型海关。现设21个正处级内设机构、15个隶属海关单位、7个事业单位。黄埔海关业务辖区既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海上对外贸易口岸,也是我国加工贸易开展最早、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关区监管作业场所54个,面积约4658平方公里,业务管辖范围包括广州市黄埔区、增城区和东莞市,业务门类包括海运、陆运、铁路、邮件、跨境电商等。主要职责:(一)负责本关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海关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海关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二)负责贯彻执行与海关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负责本关区征税、监管、缉私、出入境检验检疫、统计等工作。(三)监控研判本关区各类执法风险、管理风险和廉政风险并组织防范和化解,负责本关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四)完成海关总署交办的其他工作。...

湛江海关
湛江海关是受海关总署直接领导,负责指定口岸及相关区域范围内海关工作运行管理、监督监控的正厅级直属海关,领导隶属海关,管辖范围为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的各项海关管理工作。湛江海关的前身是1685年的粤海关海安征税总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50年2月1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湛江海关”,2006年7月5日升格为正厅级机构。湛江海关目前共有在职干部职工一千余人,除副厅级单位缉私局外,共有18个正处级内设机构,向隶属海关派驻4个纪检组;下设9个正处级隶属海关单位(湛江机场海关、霞山海关、东海岛海关、海东新区海关、徐闻海关、霞海海关、廉江海关、茂名海关及风险防控分局);所属事业单位4个(后勤管理中心、技术中心、保健中心、茂名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总署委托管理事业单位1个(数据分中心);群众性团体1个(学会)。湛江海关业务门类齐全,是一个以海运为主、兼有空运和陆运货物的综合型直属海关,进口商品以大宗散货为主,原油、矿产品等大宗散货占关区进口货运量90%以上,原油税收占70%以上。关区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居粤、桂、琼三省交汇点,港口资源丰富、条件优越,是西南各省市最主要的出海通道,是祖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和中东航程最短的对外贸易口岸。...

南宁海关
南宁海关成立于1951年10月9日,总关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按照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从2018年4月20日起,原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在顺利推进关检机构改革后,南宁海关在原有进出口货物监管、税收征管、打击走私、编制统计等职能基础上,增加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等职责。目前,南宁海关设置正处级内设机构18个、正处级隶属海关23个和风险防控分局1个;缉私局(副厅级)设置正处级内设机构10个和副处级内设机构1个,下辖正处级隶属缉私分局11个;所属正处级事业单位4个。关区建成34家实验室,其中,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12家、区域实验室7家、常规实验室15家。南宁海关辖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现有国家开放口岸18个、边民互市贸易区(点)26个。中国海关实行关衔制度。关衔设五等十三级。分别为一等:海关总监、海关副总监;二等:关务监督(一级、二级、三级);三等:关务督察(一级、二级、三级);四等:关务督办(一级、二级、三级);五等:关务员(一级、二级)。...

海口海关
海口海关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关的前身是成立于1876年的琼州海关(简称“琼海关”)。早在宋代,海南岛的海上贸易已较发达,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在海南设立琼州市舶分局,此为琼海关之雏形。康熙年间,清政府废除了市舶司制度,设立了江、浙、闽、粤四海关。粤海关下设总口七处,海口总口是其中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海口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首先向英、俄、法、美以及欧洲各国开放。清光绪年间,琼州海关在海口正式成立(简称“琼海关”,俗称“洋关”),琼海关全面推行洋关制度,高级职务由洋人担任。1950年6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关,在海关总署集中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国家赋予海关进出境监管、征税、打击走私、进出口统计、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进出口商品检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任务,担负起把守国家“南大门”的重任。“文革”期间,海口海关工作受到严重影响,1971年海南区革委会甚至批准撤销海口海关,1972年得以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海关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央决定加快海南的开发建设,设立海南经济特区,给予很大的政策优惠,海南的经济展现出勃勃生机,海关业务量随着海南对外贸易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而急剧增长。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海口海关升格为正厅局级直属海关。2018年4月,海口海关与原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新海口海关正式运作。海口海关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海关,是直属于海关总署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包括海南全省19个市县。关区四面环海,北依琼州海峡,西靠北部湾,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海口海关现有内设部门19个,其中副厅级部门1个(缉私局)、正处级部门18个;隶属海关12个,其中副厅级隶属关1个(洋浦海关)、正处级隶属关11个;事业单位7个。现有人员1700余人。海口海关辖区现有8个一类开放口岸,3个二类口岸,业务门类涵盖一般贸易、加工贸易、飞机租赁、整车进口以及非贸渠道离岛免税、行李物品、邮递物品、跨境电商、快件监管等,设有货运、保税、旅检、邮检、口岸和离岛免税店等各类监管区。承担进出境监管、征税、打击走私、进出口统计、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进出口商品检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等职能。...

贵阳海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贵阳海关于1988年3月1日正式成立,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总关设在贵州省省会贵阳市。贵阳海关(正厅级)关区范围为贵州全境。监管业务门类有空运、陆运等业务。监管的运输工具包括航空器、火车、汽车等;监管的贸易方式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贵阳海关辖区内有空港一类口岸一个。目前,贵阳海关下设9个正处级隶属海关:贵阳龙洞堡机场海关、筑城海关、贵安新区海关、六盘水海关、凯里海关、毕节海关、兴义海关、遵义海关、铜仁海关,11个正处级内设机构,另设3个正处级机构,3个派驻纪检组。贵阳海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推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的转型升级,不断创新通关作业制度,全面推进各项业务改革,实现有效监管和高效服务相统一,努力营造良好的外贸进出口秩序和外商投资环境。...

拉萨海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地区人民海关成立于1962年5月10日,1974年9月1日设立拉萨海关,统一管理西藏地区海关事务,1984年6月9日,拉萨海关升格为正厅级机构。根据党中央作出的“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的改革部署要求,自2018年4月20日起,原西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一以拉萨海关名义对外开展工作。2018年8月24日拉萨海关新一届党组成立,2019年10月25日调整为党委。拉萨海关现下辖10个正处级隶属海关单位,分别为:拉萨贡嘎机场海关、八廓海关、聂拉木海关、吉隆海关、普兰海关、亚东海关、日喀则海关、狮泉河海关、林芝海关和拉萨海关风险防控分局。总关机关内设13个处室,分别为: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法规处、综合业务一处、综合业务二处、卫生检疫处、动植物和食品检验检疫处、口岸监管处、企业管理和稽查处、缉私局、财务处、科技处、督察内审处、人事教育处(党委组织部);其他内设处室3个:机关党委(思想政治办公室、党委宣传部)、监察室(党委纪检组)、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党委派驻纪检组3个;事业单位4个:后勤管理中心、技术中心、保健中心、电子口岸数据分中心。...

中国农资导报网
《中国农资导报》是由中国化工报社主办的全国性行业报纸,创刊于2004年1月1日,每周二、五出版,每期16版。该报纸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覆盖种子、肥料、农药、兽药、农业机械等多个领域,服务于农资生产、流通和消费者。《中国农资导报》的内容涵盖新闻、行业、产经、农化、农药、品牌等方面,提供重大行业新闻、政策分析、市场行情、科技发展、企业动态和农技知识等信息。报纸的发行范围广泛,不仅在国内公开发行,还覆盖了台湾地区,是农资领域的领军传媒。...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辽宁省社科联是中共辽宁省委领导下的全省社会科学各学术团体的领导和协调机构,是党和政府联系与团结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组织、团结辽宁社会科学工作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事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服务。辽宁省社科联1964年成立,“文革”期间停止活动,1978年恢复活动。全省14个省辖市全部建立健全了社科联组织,部分县(市)区也成立了社科联组织,形成了省、市、部分县(市)区三级社科联组织。全省社会科学类社团发展到1200多个,会员达30多万人。其中,省社科联所属省级社团111个,涵盖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基本任务:依法依规对省级社会科学类社团和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指导市社科联的工作;组织协调学术活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和咨询服务工作;组织开展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评估和奖励工作;评选先进社科联、先进学会和优秀学会工作者;组织编辑、出版社会科学研究、普及等图书、期刊、资料,促进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赋予团体会员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联系协调理论教育、宣传、研究和实际工作部门、单位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活动;承担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交办的有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