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深圳行政学院)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深圳行政学院、深圳经济管理学院)位于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福田区香蜜湖畔。校园总占地面积5.5万㎡、建筑面积8.9万㎡。内设11个教学教辅部门和6个行政部门。2017年,在全国党校系统较早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0年,市委依托党校成立“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现有各区党校、长青老龄大学12个分校、深圳海关、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国资委、前海管理局4个教学点、74个街道党校。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深圳行政学院、深圳经济管理学院)的职责主要有:负责全市党政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国家公务员的轮训和培训,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政治理论方面的培训工作。承担党校、行政学院及经济管理学院系列的科研任务和国家、省市级社科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中共秦皇岛市委党校(李大钊干部学院)
中共秦皇岛市委党校始建于1952年8月,自1984年开始进行正规化教育。2002年10月成立秦皇岛市行政学院,2005年7月成立秦皇岛市社会主义学院,2014年10月成立李大钊干部学院,从而形成了中共秦皇岛市委党校、秦皇岛市行政学院、秦皇岛市社会主义学院、李大钊干部学院“一校三院”合署办公的办学体制。学校于2013年3月迁至现址,坐落于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北戴河,位于北戴河海滨国家森林湿地公园的核心地带。校园共占地102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米,设置有教学和行政办公综合区、学员生活服务区、专家公寓、体育休闲区、园林绿化区等,可同时培训1500名学员,可容纳420人住宿、450人用餐。2019年学院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如诗如画的校园,已成为秦皇岛绿色海岸线上一道靓丽风景线。李大钊干部学院成立于2014年,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2019年被中组部纳入省(部)级党委(党组)批准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2022年9月,被中组部纳入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目前学院实行“一校三院”办学体制,集中共秦皇岛市委党校、秦皇岛市行政学院、秦皇岛市社会主义学院、李大钊干部学院于一体,为市委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学院规划用地面积102.5亩,总建筑面积30002.17平方米,教学用房面积12800平方米。学院拥有学员宿舍楼4栋,自助餐厅3个,中型报告厅、讨论室、“大钊精神主题教室”等各类教室16个,建有篮球、羽毛球等文体活动场地,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可同时满足500人培训。...

河北太行山干部学院(中共邯郸市委党校)
学院于2017年6月经河北省委批准成立,2019年4月被列入中组部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2022年,学院通过中组部办学质量评估,成为全国72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之一。学院位于河北涉县,坐落在清漳河畔,紧邻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是一所集精神传承、党性教育、宗旨践行为一体的干部培训院校。学院可同时容纳1000名学员培训,年培训能力2万人次以上。河北太行山干部学院遵循“传承太行精神,增强党性修养”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太行精神滋养初心,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培训带动、教研驱动、服务推动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自2017年办学以来,培训学员辐射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四川、广东、海南、新疆等22个省、市、自治区及多所高校和中直部委,充分发挥了干部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学院的历史背景深厚,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此谱写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光辉篇章。太行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

中共正定县委党校(河北正定干部学院分院)
党校成立于1949年春。2017年,县委按照“全国一流县级党校、河北省示范性党校”标准,将原县技工学校改建成新的县委党校,并设立正定干部学院,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2019年4月正定干部学院被中组部纳入省(部)级党委(党组)批准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2022年9月,正定干部学院被中组部纳入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并更名河北正定干部学院,在正定县委党校设分院。中共正定县委党校(河北正定干部学院分院)位于正定广惠路31号,占地面积92亩,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现有学员公寓3栋、教学楼1栋、办公楼1栋,有教室、研讨室、会议室等20余间,其中可容纳500人、300人报告厅各1个,100人会议室2个,另建有学员活动室、医务室、特色产品厅、阅览室,学员宿舍217间、床位360张,餐厅2个,可同时满足360余名学员培训需要。县委党校主要承担本县乡科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基层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河北正定干部学院分院主要承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工作。...

中共邢台市委党校(河北邢台干部学院)
中共邢台市委党校(挂邢台市行政学院、河北邢台干部学院、邢台市社会主义学院、中共邢台市委讲师团牌子)是中共邢台市委培训领导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干部的主渠道,是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的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市委、市政府新型高端智库,是市委直属事业单位。党校始建于1949年,前身为中共邢台地委党校。1949年11月,冀南四地委党校与太行一地委党校合并,在邢台市北长街路西23号成立中共邢台地委党校。1972年迁至北郊营头村,1984年迁至钢铁北路77号,2009年9月迁建至现址。校园占地面积11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建有综合楼、礼堂、学员宿舍、学员餐厅,含多功能报告厅3个(分别可容纳800人、300人、120人),教室9个,讨论室10个,并配有图书馆、行政法庭、大型展厅等设施,可同时培训1200名学员;高标准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设有健身中心、标准篮球场、标准网球场、5人制足球场,配套完备;配合市纪委监委在校内建设邢台市廉政教育中心,是全省市级党校首家;重点打造红色校园文化,设有“东方红、太阳升”广场、党的光辉历程文化墙、邢台红色文化长廊、校训塔等,红色绿色交相辉映,被评为省级园林单位。近年来,市委党校紧紧围绕“一流党校”建设,恪守“实事求是”校训,高举“解放思想”旗帜,坚持“党校姓党”原则,按照“政治建校、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法规治校、生态美校”的办学方针和治校理念,探索形成了一套具备党校特点、符合党校教学规律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在教学科研提升、管理服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功能提升、校园绿化美化管理上,走在全省市级党校(行政学院)前列,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阳泉市委党校(阳泉行政学院)
中共阳泉市委党校是阳泉市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委政府的重要智库。初建于1952年4月,前身为阳泉工矿区在职干部文化补习学校。1967年3月撤销停办,1977年4月重新恢复。2002年9月,阳泉行政学院成立,与市委党校合署办公。2012年10月、2013年6月相继加挂阳泉社会主义学院、阳泉国防教育学院,2018年6月依托党校成立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形成“一校四院”办学格局。2019年,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山西省首批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和全省四大干部学院之一,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评为全省“办学质量一类市委党校”;2020年,被省委宣传部评选为全省首批“双百计划”基层理论宣讲联系示范点;2021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山西省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称号。中共阳泉市委党校(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实行校(院)务委员会领导体制。校(院)由两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总计103亩。其中,北校区位于城区北大街97号,占地面积33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楼、教学楼各一栋,学员公寓标间50个,学员餐厅、体育馆及其它附属设施,图书馆现有藏书6.35万册,阅览室储备各类报刊及资料100余种。南校区位于城区南大西街9号,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3.31万平方米,建有7000平方米教学场所,可同时开设8至10个班次;建有3000平方米学员餐厅和11000余平方米学员公寓,其中标准间近260个,专家公寓8个;建有1000平米的阳泉红色展馆、标准化党支部活动室及健身活动中心、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标准体育场所,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层次及规模的办班需求。...

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
学院于2017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批准,在原党的民族学院辗转城川办学旧址上建立。学院地处陕甘宁革命老区鄂尔多斯城川镇,占地约600亩,可容纳500人在院学习培训。学院成立以来,秉承民族学院的红色基因和血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落实自治区“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三个四”目标任务,确立建设“全国一流党性教育基地”和“全国一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的发展定位,规划设计“一体两翼”教学布局,配套完善“5·22”课程体系,创新开发“多元一体”特色教学形式。学院先后被国家、自治区等各级单位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城川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基地”等26个基地,2020年被评为第六批全国文明单位,2022年通过中组部办学质量评估,成为全国72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之一。...

辽宁雷锋干部学院
学院坐落于辽宁省抚顺市。1960年春天,雷锋来到这里,在这里工作、生活,最后长眠在这里。雷锋精神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这里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全国学雷锋的活动策源地,拥有全国最集中最丰厚的雷锋文化资源。辽宁雷锋干部学院是中组部批准的72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之一,是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全国学雷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同时也是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辽宁省团员教育培训基地、辽宁省妇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辽宁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以及东北大学等众多高校、金融等系统签署战略发展协议的各类培训基地。学院占地面积185.2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各种教室、会议室、多功能厅、餐厅、剧场、健身场所、书吧、超市等功能齐全,吃住行条件为国内一流,每日可接待500至700人的学习培训。学院以“弘扬雷锋精神,讲好辽宁故事”为着力点,设计有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访谈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等教学形式。学院拥有由全国重大典型、知名专家、雷锋故事亲历者组成的强大师资力量,以及覆盖辽宁省的60余个现场教学基地。学院提供教学菜单,可根据需要选课、订制,有针对性地配置教学课程。在这里,学员通过入情入理入境的教学,领略雷锋文化的魅力;在互动、体验中聆听雷锋故事、革命故事、历史故事、奋斗故事,触动思想、净化心灵、振奋精神。在辽宁雷锋干部学院,感受信仰的力量,启悟人生的意义,让生命走向崇高!...

甘肃会宁干部学院
学院位于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圣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红军长征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到达会宁,朱德、彭德怀等9位元帅,徐海东、王树声等8位大将,杨成武、肖克等46位上将以及127位中将、1200余位少将、7万红军都在会宁留下战斗和生活的足迹。学院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配套设施设备齐全,有综合教学楼、图书馆、礼堂、体育馆、后勤服务楼、学员公寓楼(5栋)、食堂(2栋)、地下停车场等13个单体建筑和8跑道标准运动场1个,可以同时容纳500人培训。学院依托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不断探索专题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影视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创新开设“十个一”(参加一场宣誓仪式,重温一回长征历史,接受一堂廉政教育,聆听一节红色党课,观看一台红色展演,追寻一段先烈足迹,学唱一首红色歌曲,体验一次“重走长征路”,留存一张“我与党旗”合影,撰写一篇感悟总结)教学活动模式。开发了《红军长征、会师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三苦两乐”教育精神与会宁未来》等6类32门特色课程,编排了《会宁红色歌曲集》《会宁红色剧场课堂读本》等特色教材,打造了以学院为圆心,红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党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金色教育基地、美丽乡村教育基地、产业教育基地等7类教学基地为支撑的“1+7”县内现场教学体系。学院自建成以来,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先后被省委统战部、省委党校、甘肃农业大学确定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截至2023年12月,已累计承办省内外各类培训班101期,培训人数达1.37万人次。处在成长中的甘肃会宁干部学院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始终秉承会师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在奋力谱写着革命老区干部教育培训新的时代乐章。...

中共白银市委党校(白银市行政学院)
党校于1985年随白银市恢复建市而成立,2007年分别加挂白银市行政学院和白银市社会主义学院牌子,实行“一校两院”(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的管理体制,2014年白银市委党校和白银区委党校整体合并,整合后市委党校负责市级和白银区的干部培训及国家、省市课题研究工作,承担4个县(区)委党校的业务指导工作。白银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经过历代党校人的共同努力,校址几度搬迁,校园面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9月搬迁到白银区四龙镇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56230平方米,共包含2栋综合教学楼、3栋学员公寓、3栋教师公寓、礼堂、体育馆、游泳馆、食堂、锅炉房等单体建筑。可同时容纳600多人的在校学习,满足500多人食宿。党校(行政学院)内设科室18个,其中教研室8个,行政后勤科室10个。近年来,白银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建设一流地市级党校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坚持党校姓党,突出主业主课。认真落实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不低于总课时的70%、其中党性教育不低于20%、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占总课时20%的要求。五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次287期次,培训学员53400多人次。在白银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党校的指导下,白银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将以新校园启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坚持党校姓党这个根本工作原则,着力把白银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建设成为市级党校中具有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师资水平、一流科研能力、一流基础设施的高水平校院,建设成为白银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库、思想库和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