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百科网 » 数据归档 订阅RssFeed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始建于1962年,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正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国六大区域性综合地质调查机构之一。主要承担西北地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承担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国土空间综合研究、地质灾害安全评价和西北地区地质调查协调工作,开展地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工作区域包括陕、甘、宁、青、新等5省(区),国际合作区域包括中西亚25国和中东欧3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广西地矿局成立于1956年。2001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地矿、有色、核工业系统驻桂地质勘查队伍重组而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的正厅级事业单位。重组后的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集中了全区90%以上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力量,承担广西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

广东省地质局

广东省地质局(GuangdongGeologicalBureau)成立于1956年10月,为省政府直属正厅级行政类事业单位。地质局主要从事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施工等工作。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地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组织所属地勘单位实施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向国家和省国土资源部门汇交地质勘查、科研成果及有关地质资料,承担地质资料的保密责任;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三)受委托负责组织实施全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和防治工作,组织所属地勘单位承担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评价工作,参与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四)开展前沿性、基础性地质科学研究;开展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等相关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应用研究、引进与推广。(五)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组织实施全省地质勘查规划,承担拟定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等工作。(六)负责本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与开发、工程地质勘察与施工的技术与质量管理;对所属单位安全生产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指导和检查监督。(七)开展与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相关的国际交流合作;组织所属单位开拓国(境)外地质工作,为国家和省经济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八)负责本局国有资产和国家、省下达给该局的地质调查、勘查经费和地质勘查基金的管理、使用和监控。(九)管理所属单位,推进地质勘查管理体制改革。(十)承办省人民政府和上级交办的其它事项。...

河南省地质局

河南省地质局是河南省新组建的省直厅级事业单位,由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合并成立。2022年5月27日,河南省地质局揭牌仪式在郑举行。2022年6月9日,河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中心、生态环境地质服务中心、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挂牌成立。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及我省地质工作法律、法规、政策,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履行全省地质工作组织实施、地勘队伍建设管理、地勘行业发展改革职能,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负责编制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重大项目建议、省级地勘基金项目方案,经省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三)负责组织开展全省各类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重点开展国家战略矿产、我省关键矿产及清洁能源矿产(地热、页岩气、煤层气等)勘查,组织实施我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四)负责组织开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能源、农业农村、工程建设等领域,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生态审计等方面的地质工作。组织所属单位承担国家和我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地表基质调查、水资源调查、农业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生态地质调查、地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重大工程地质安全调查评价,以及地质公园、矿山公园、自然保护区规划等地质工作任务,为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改善人居环境、农业发展等服务。(五)负责组织实施或参与实施我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等与地质工作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六)负责建设我省地质灾害防治专业队伍,开展地质灾害调查、重大工程建设地质安全评价、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等工作。(七)负责推动我省地质科技创新和地质事业进步,组织实施重大地质科技专项,建设地质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地质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地质科技创新人才,开展地质科普工作等。(八)负责组织开展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政策和相关工作规程、标准的研究,参与地质勘查、岩矿测试、珠宝鉴定和地下水、地热、煤层气、矿物材料等地质工作领域的行业标准制定工作,为政府行业管理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九)负责指导局管企业地质产业发展,并为全省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地质技术支持。组织制定地质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地质产业,推动地质产业结构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十)负责组织地质勘查单位“走出去”参与境外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服务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加强国际地学合作促进国际资源合作、产能合作。开展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吸收借鉴和推广应用国内外地质勘查先进技术经验。(十一)负责我省核地质工作,编制相关规划、计划、方案,组织实施放射性矿产勘查,并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十二)负责局及直属单位干部、人事、人才、资产(含矿业权、知识产权)、安全生产等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十四)管理豫地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五)完成省委、省政府及省自然资源厅交办任务。为省自然资源厅提供地质工作业务支撑和服务。...

西安社科网

西安社科网‌是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官方网站,提供关于社会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网站内容包括院联动态、社科普及、社科园地、国务院信息、社科管理等多个栏目,旨在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普及‌。主要功能和服务院联动态‌:发布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和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最新动态和重要活动信息。社科园地‌:提供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学术交流平台。国务院信息‌:发布国家相关政策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资讯。社科管理‌:介绍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社科普及‌:开展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铜陵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铜陵社科联是铜陵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成立于1984年12月。是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的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性群众团体,是社科类市级学会、研究会的业务主管部门,是市委、市政府联系全市社科界的桥梁和纽带。主要职责是:(一)全面掌握全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动态,协助市委制定全市社科事业发展战略、近期目标和铜陵社科重大课题攻关建议,充分发挥社科联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二)对全市社会科学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实行业务指导,组织社会科学类学术团体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三)推动社科知识普及,组织社会科学领域重大课题攻关工作。(四)负责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五)关心、维护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正当权益,培养社科工作者新人。(六)编辑出版《铜陵社会科学》杂志。(七)指导基层社科联工作。(八)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管子研究会‌是一个研究管仲及其相关学术问题的省级学术社团。管仲,字仲,名夷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被誉为春秋时期的重要人物。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成立于2008年5月12日,其业务主管单位是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登记管理机关为安徽省民政厅。研究会的秘书处设在颍上县,地址是安徽省颍上县人民东路5号。研究会的业务范围包括研究、交流、培训、咨询和服务。研究会荟萃了安徽省内和北京、山东、江苏、浙江、湖北等国内管学研究界的一大批著名专家和学者。自成立以来,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研理论创新及成果转化推广,得到了政府和业界的认可和好评。研究会策划创办了管子文化旅游节和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等学术平台,吸引了大量专家学者参与,提交了大量学术论文,并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和论文集‌。此外,研究会还积极推动管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和学术研讨会等形式,让管子文化走向大众、走向机关、走向教育、走向实践、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研究会成员和会员遍布海内外,超过二百人,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员拥有高级职称‌。...

中国民主建国会青海省委员会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民建青海省地方组织始建于1953年9月28日,当时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西宁小组,隶属中国民主建国会西安分会领导,1954年11月5日改由中国民主建国会总会直接领导。1959年9月3日成立了民建西宁支部委员会。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民建西宁支部委员会被迫停止活动,办公机关被抢占,民建成员被视为“阶级敌人”遭到迫害。1976年10月结束了十年动乱。通过拨乱反正,落实党的政策,平反了冤假错案。1977年10月民建西宁支部委员会恢复活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民建青海地方组织有了较快的发展。到1982年底民建西宁支部委员会已有会员52人。为适应新形势工作需要,民建西宁支部委员会改建为民建青海省工作组,作为组建民建青海省委员会的过渡机构。1988年9月2日,中国民主建国会青海省委员会在西宁成立。会员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在经济界有一定影响的中年知识分子加入民建组织,民建会的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截止2022年初,全省共有会员1363人。...

中国民主建国会福建省委员会

民建福建省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总格局中的参政党之一,中国民主建国会的省级地方组织。民建省委机关驻福州市湖东路276号福建省民主党派大楼(“同心楼”)。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民建于1945年12月16日在重庆成立,当时的主要成员是民族工商业家和与工商界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民建原称民主建国会,1952年7月改称中国民主建国会。1950年,民建总会在福建发展会员。1951年1月建立民建福州分会筹备处,5月成立筹备委员会。1954年6月成立民建福州市分会,1956年6月成立民建福州市委员会,同年10月和11月相继成立民建泉州、厦门市筹备委员会。这期间福建民建组织成员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中,福建各级民建组织被迫停止活动。民建福建省工委于1979年5月恢复活动,主动配合中共和政府落实统一战线的各项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工作重点转移服务。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公布实施后,民建省委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充分发挥同经济界密切联系的特色和优势,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民主建国会甘肃省委员会

民建甘肃省委会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省级地方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以及相关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1945年12月16日民建在重庆成立,成员主要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人有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1951年4月23日,民建兰州市分会筹备委员会成立,由民建总会指定史鼎新等21人为筹委会委员。1962年8月27日,根据民建中央常务委员会指示,民建甘肃省工作委员会筹备小组成立。1963年3月30日,民建甘肃省工作委员会成立。“文化大革命”期间,甘肃各级民建组织被迫停止活动,民建会员经受了严峻的政治考验。1979年12月26日,民建甘肃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和甘肃省工商业联合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兰州联合召开,民建甘肃省委员会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