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
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是一所独立设置的省属公办建设类高等院校,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陕西建工控股集团。学校现有边家村和常宁两个校区,新校区位于西安常宁大学城,占地445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现代化实验实训设备齐全,有BIM实训、招投标实训、测量实训等多个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10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4%,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56%,中、高级职称占67%。学校是1982年4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建设类成人院校。目前已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6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并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作办学开设土木工程、工程管理2个本科继续教育专业。2000年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成为第一批具有独立招收全国普通高职生资格的院校之一,主要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监理、市政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室内设计、智能建造技术、建设工程管理11个高职专业。建校42年以来,为陕西省建筑行业培养了3万多名建筑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被誉为陕建的“黄埔”,“鲁班”的摇篮。...

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
中心是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委员会的住房资金管理机构,与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合署办公。中心主要职责:(一)贯彻落实住房资金(包括住房公积金和公有住房出售收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管理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拟订中央国家机关在京单位和在京中央企业(以下称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公积金和公有住房出售收入(以下称售房款)、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维修资金)归集、使用管理和核算的制度办法。(二)负责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开展年度核定工作,向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缴存凭证,审批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记载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使用等情况,提供住房公积金查询、对账和咨询服务;按照有关规定和授权,审批降低比例缴存或缓缴住房公积金;负责《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北京市实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若干规定》及其配套政策所规定的归集执法工作。(三)负责中央国家机关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审批发放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住房公积金支持中央国家机关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管理贷款资产,负责贷款回收。(四)负责中央国家机关售房款和维修资金的归集、使用管理。负责售房款和维修资金归集管理,审批售房款使用,审核维修资金使用。发放和管理房改资金委托贷款,负责贷款回收。(五)负责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和资金中心管理费用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及统计分析,负责住房资金结息工作。(六)编制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归集、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编制和执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方案;编制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向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报告住房资金的归集、使用情况。(七)负责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的风险管理及其保值和归还。(八)管理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业务档案。(九)对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工作进行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和培训。(十)监督和指导受委托银行、受委托中介机构的相关委托业务。(十一)负责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十二)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河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中心
河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中心是河南省地质局直属事业单位,由原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河南省地矿局测绘地理信息院、河南省地矿信息中心根据河南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决策部署整合组建而成。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和省公益性、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任务,具体承担规划编制、调查评价、勘查、勘探等技术工作;建设航空物探遥感、测绘地理信息等支撑矿产勘查工作的专业平台,为全省地质勘查行业、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正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监测、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与防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承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支撑,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主要职责:(一)承担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研究工作。(二)承担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监测预警和技术装备研发工作,承担全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和应急处置技术支持。(三)承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承担城市地质、生态地质、地质遗迹调查、监测和研究工作。(四)承担矿山环境调查、监测和研究工作,承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支撑工作。(五)负责全国水工环地质信息中心建设工作,开展地质资料、数据公益性服务。(六)开展科学普及、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咨询工作。(七)跟踪国际水工环地质前沿,开展科技平台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八)协调联系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和服务。(九)承担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是自然资源部属地质科研事业单位,成立于1956年,1999年重组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非营利科研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从事的地质研究领域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溶地质、环境地质、深部探测、物化探勘查技术、岩矿测试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

河南省地质研究院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南省地质研究院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豫编〔2022〕29号)文件精神,河南省地质研究院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基础科研、院机关、离退休人员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转隶人员经费按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实行财政全额保障,应用研究机构经费实行财政差额补贴),规格相当于副厅级,主要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前沿性地球科学研究及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主要职责是:(一)负责全省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组织编制全省基础地质调查和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规划、工作计划、项目方案等,经省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基础地质调查和地质科研类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对接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国家地质调查计划,承担国家地质调查研究任务;负责全省基础地质调查成果(包括各种比例尺各类地质图和相应的地质大数据)的动态更新和管理维护工作。(二)负责全省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工作。跟踪国际地球系统科学先进理论、前沿技术及发展动态,对接国家相关科研计划,组织开展项目、课题的论证、申报、立项、实施等工作。(三)负责地质科技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民生问题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聚焦地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重点开展新能源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技术、矿物新材料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地质技术等应用技术研究,实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重大突破。(四)负责地质科技领域高新技术的引进、培育、推广。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地质科技需求,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开展地质科技领域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五)负责组织开展地球系统科学领域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培养专门人才,促进我省地质科技进步。以国际地学合作促进国际资源合作、产能合作,为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六)负责组织开展全省地质科技领域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承担有关科学普及、专家智库工作。(七)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产学研平台基地,促进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八)完成省委、省政府及省自然资源厅、省地质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河南省地质局生态环境地质服务中心
生态环境中心于2022年6月9日挂牌成立,是河南省地质局所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原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和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五院根据河南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的决策部署组建而成。生态环境中心主要职责是承担我省生态环境领域的公益性地质任务,打造环境地质调查和生态地质调查专业平台,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地表基质调查和水资源调查评价等工作,为生态环境修复、城乡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服务。生态环境中心拥有环境生态治理、水资源调查论证、城乡土地规划、地质勘查、地质灾害、测绘工程等各类资质二十余项,入选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等机构名录。建设有河南省地热资源监测平台、河南省矿山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深部探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地热能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中心(矿山开发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研究)等科技创新平台。目前正积极筹建河南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中心和新污染物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
中心于2022年6月9日挂牌成立,由原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和原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两个单位合并组建而成,为省直公益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建设我省地质灾害防治专业化队伍和面向社会的公益性地质服务窗口,承担全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预报、治理、应急处置等技术性工作任务,为全省市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相关技术支撑与服务;承担岩石矿物测试等工作任务,开展面向社会的公益性地质服务。...

青海省地矿局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立于1958年4月。1999年划归青海省政府管理,为所属正厅级事业单位。2000年4月,归口省国土资源厅实行行业管理,局机关工作人员参公管理。2018年确定为省自然资源厅管理的正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省地质调查评价、地质矿产勘查、地质科研及成果转化、生态地质、农业地质、地质灾害评价治理、地质测绘、实验测试、工程施工等工作,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全局现有所属正处级地勘单位13家,均为公益二类。拥有地灾类、工程勘察类、实验测试类、测绘类等有效资质80余个。建有科研平台25个。现有职工8118人。青海省地矿局作为青海地质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建局以来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填补了青藏高原大面积区域地质调查空白,首开可可西里无人区地质调查先河。该省第一支石油地质队—原地质部青海省办事处632队首次在柴达木盆地发现储油气构造,打出第一口喷油井。探明察尔汗钾镁矿、茫崖石棉矿、锡铁山铅锌矿、大场金矿、夏日哈木铜镍矿、大风山锶矿、滩间山金矿、多才玛铅锌矿等超大型、大中型矿床300余处,先后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其中钾盐等11种矿产储量全国第一,60种矿产储量全国前十,潜在价值近百万亿元,其中仅盐湖矿产就达到99.17万亿元,确立了青海“资源大省”地位,为国家资源开发利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要求,将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及其产业管理办公室的职责,与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煤田地质局的职责整合,于2023年6月14日正式组建,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统一领导和管理。下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8个,公益二类事业单位12个。自治区地质局作为自治区地质找矿主力军,主要承担地质矿产开发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研究,国家和自治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战略性矿产勘查等工作。为自治区资源能源、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地质理论、技术、方法、标准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为推进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承担岩矿测试、鉴定和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