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

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于1952年5月30日,简称南京市工商联,又称南京市总商会。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为主体的,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的助手,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市工商联是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的地方组织。新中国成立之初,市工商联团结南京工商界,为恢复生产、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市工商联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努力探索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在强化商会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本领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2010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颁布后,市工商联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迎来了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工商联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两个健康”主题,贯彻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在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篇章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南昌市工商业联合会(南昌市总商会)

南昌市工商业联合会(南昌市总商会)成立于1952年9月,内设6个职能科室、1个商会党建办公室及1个机关党支部,分别是办公室、经济联络科、会员组织科、宣传教育科、维权服务科、社会服务科、商会党建办公室、机关党支部。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的助手,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本特征是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南昌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面向工商界、以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为主体,工作对象主要包括私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港澳投资企业等,私营企业出资人、个体工商户、在内地投资的港澳工商界人士、原工商业者等。南昌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员分为企业会员、团体会员、个人会员三种,其中以企业会员为主。凡承认工商联章程,愿意履行会员义务,经本人申请,市工商联审查同意,均可成为本会的会员。南昌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工商联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优势和桥梁纽带、助手作用,始终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会员、服务社会,团结和带领广大会员,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倾力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大力加强会员与政府之间、会员与社会之间、会员与会员之间的沟通联系,真心实意为会员排忧解难,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郑州市工商业联合会

郑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于1950年,简称郑州市工商联,是全国工商联的市级地方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的助手。工商联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工商联是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主要职责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坚持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主题,以建设政治坚定、特色鲜明、机制健全、服务高效、作风优良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为目标,加强和改进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参与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参政议政;协助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培育和建设高素质的民营经济人士队伍;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协同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依法维权。...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杭州市工商业联合会

杭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截止目前,市工商联共有会员4.72万家,各类商协会479家。其中市直属商会161家(含行业商协会13家、在杭异地商会148家),团体会员32家。已建立商会党组织的商会147家,工商联下属2个党委:直属商会党委和杭州市温州商会党委,党总支3个、党支部114个,党员857名。...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北京护理学会

建会初期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前身名为中华护士会北京分会,创办于1923年。当时由美籍护士盈路德等负责,至20世纪30年代,分会的工作才完全交由中方护士负责。施锡恩、聂毓禅、林斯馨、王琇瑛等著名护理前辈、专家都曾担任过分会的理事长。1928年春中华护士会北京分会率先建立了“北平专用护士会”,办公机构暂设于崇文门内北平妇婴医院内。其主要工作任务是研究专用护士的工作情况,并设法改进存在的问题,实行注册统一管理。特聘护士的产生和特聘护士会的建立,就是从中华护士会北京分会兴起的。1930年,“北平专用护士会”更名为“北平特别护士会”。发展历程解放初期,北京护士会与总会一起办公,当时学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均为兼职,只有一名专职人员负责学会的日常工作。1952年10月26日,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由陈琦任第一届理事长。至此,“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正式成立,1962年,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进行了第二次换届改选,由于此期间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严重影响,直至1978年经上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北京分会组织才重新得到恢复,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才得以逐步恢复。1989年10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依照条例要求,在自查清理的基础上,向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卫生局提出申请并获批准。于1992年8月31日,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登记、注册后正式成为社团法人,并更名为北京护理学会。从此,学会的各项工作逐步转入正轨。...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是1991年经中国政府批准成立,致力于世界中餐业发展的国际性组织,由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从事中餐服务、中餐理论研究、中餐咨询服务及餐饮相关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总部设在中国北京。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秉承弘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促进全球中餐繁荣发展的宗旨,业务涵盖国际交流、教育培训、理论研讨、赛事展览、美食节庆、品牌培育、媒体宣传等多个领域。会员遍及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瑞典、俄罗斯、捷克、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秘鲁、墨西哥以及港澳台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下设秘书处、分支机构管理办公室、行业研究与标准化工作部、饮食文化建设办公室、外联部、品牌建设办公室、会员部、教育培训部、综合办公室(财务)、21个分支机构、以及《餐饮世界》编辑部。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在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民间国际交流、传承创新烹饪技艺、培养餐饮专业人才、提升中餐业国际地位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GlobalAllianceforTradeinServices,缩写GATIS)是由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服贸商协会、专业组织、企业自愿组成的非营利、非政府的国际组织。2022年4月25日,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召开第一届会员大会并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正式成立,总部设在中国北京。服贸联盟由会员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构成,未来将适时组建各专业委员会,并逐步在全球建立区域分支机构。服贸联盟是一个国际性开放合作平台,主要具备合作交流、智库研究和政策对话三大功能。服贸联盟秉持“中立、开放、包容、创新”的原则,以维护会员共同利益为核心,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服务、为行业谋发展,促进国际间服务贸易领域的交流合作,培育服务贸易新模式、新业态,优化服务贸易标准和规则,推动服务业市场开放、创新、融合发展。服贸联盟愿携手会员,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为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健康发展和世界经济繁荣做出贡献。...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

中促会成立于2005年10月,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主要由从事和平裁军、社会发展、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生态环保、民主人权、民族宗教、政治司法、企业工商、公益慈善、扶贫助残和妇女青年等领域工作和研究的社会团体及人士组成,现有310多家团体会员。作为专门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民间组织联合体,中促会致力于广泛联系国际国内有关民间组织和人士,推动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自成立以来,积极推动中国民间组织参与重大国际活动,自主开展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民间活动,已经在国际非政府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声誉。自2008年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全面咨商地位以来,中促会协调国内大批民间组织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人权理事会、新闻部非政府组织年会、可持续发展大会等联合国系统重要活动,通过发言、提交报告、主办边会和展览等方式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民间组织声音,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建立广泛联系。主办和积极参与世界妇女峰会、亚欧人民论坛、世界社会论坛等重要多边非政府组织活动。为推动中国与非洲民间合作,于2011年发起举办中非民间论坛,至今已在中国和非洲轮流举办四届,为增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民意沟通和友好合作,于2013年发起举办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至今已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轮流举办两届,中促会还举办了“跨喜马拉雅”中国尼泊尔印度民间对话会、中缅民间交流圆桌会、中蒙民间对话会等双多边民间交流活动,努力巩固和加强中国同上述国家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2016年7月5日至6日,中促会在山东青岛举办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C20)会议,习近平主席致贺信,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210多名民间社会代表与会,作为G20杭州峰会的重要配套活动,《C20公报》中民间社会的部分意见建议被《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吸纳。中促会还与当地伙伴合作,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多个国家举办了打水井、免费眼科手术(“光明行”)、教学设备捐赠等公益慈善活动。中促会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倡议,牵头推动成立了“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已有72个国家的352家组织加入。中促会将与广大中国民间组织一道,不断深化同世界各国各地区非政府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践行“增进民间友好、加强民意沟通、推动民生合作”的理念,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相关职权。秘书处为中促会的办事机构。...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

学会成立于1986年12月6日,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对外经济贸易行业财务会计学术团体。学会的基本职能是开展外经贸财务会计理论研究,财经政策宣传和财会人员培训,组织相关业务交流。办会宗旨是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会员单位,服务祖国商务事业。学会现有会员单位近400家,其中有从事外经贸业务的国企、民企,有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和财经机构等。学会内设秘书处、杂志社(理论研究部)和培训部等部门,另设有学术委员会和自贸区财经研究专业委员会、企业合规经营专业委员会、金融创新服务专业委员会、绩效评价专业委员会、国际采购与财税服务专业委员会等专业机构。学会主办的《国际商务财会》半月刊杂志由李岚清同志题写刊名,是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主管部门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2017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核心期刊目录。...

“单位机构”网站目录

吉商联合会

吉商联合会于2016年7月成立,是由吉林省工商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由吉林省内外(包括港澳台、海内外)吉林籍企业家和在吉林省内投资创业或工作学习过的非吉林籍企业家及相关社会团体自愿结成,经吉林省民政厅核准登记的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宗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团结广大吉商和各地吉林商会,倡导树立爱国爱家乡情怀,凝聚吉商力量,树立吉商形象,弘扬吉商精神,传播吉商文化;沟通信息,交流经验,促进合作;引导吉商参与吉林经济建设,促进吉商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吉商人士健康成长。业务范围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指导和监督会员恪守诚信,合法经营;引导吉商遵守国家法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开展统计和调查研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建议,协调和解决吉商在投资及经营中的实际困难,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举办吉商大会及有关的专题论坛、博览会、洽谈会等,促进吉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掘吉商文化资源,开展吉商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学术研究,为吉商建立企业文化服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编辑出版吉商方面的刊物,开办网站,传达中央、吉林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商贸等方面的政策信息,弘扬吉商精神,提升吉商的社会形象;为会员提供市场、技术、商品信息,开展资金、项目和人才招聘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工作;为会员提供培训、融资、科技、法律、信息咨询等服务,提供对内、对外经贸交流服务,提供公共关系沟通协调服务,帮助会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承办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与本会业务相关的工作。组织吉商联合会为联合性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级、县市级吉林商会为地方组织。截至2020年8月,全球吉商总数近300万、各级吉林商会组织(吉林籍社团组织)3000余个,会员企业5万余个。吉商联合会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组织、机构、商会、企业等建立了广泛联系和友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