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
协会是由成都市从事软件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计算机系统集成、信息技术服务及信息化系统应用,计算机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经成都市民政局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组织。协会接受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都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协会宗旨:支持成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树立行业品牌,维护企业利益;促进本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交流与协作,实现开发系统化、产品产业化、管理科学化和经营企业化;促进成都和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沟通与发展;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行业政策。协会工作目标:面向政府、企业与社会,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成为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信息交流中心、政策研究中心、经营指导中心、技术培训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协会组织机构:协会常设办事机构为协会秘书处,在理事会的领导下由秘书长负责主持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秘书处下设企业服务部、政务服务部、宣传外协部和综合管理部。...

大连软件行业协会
协会成立于1992年,创会会长大连理工大学程耿东院士,大连地区从事IT相关产业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地方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接受大连市工信局业务指导,在大连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5A级社团。软件协会有广泛的会员基础,现有会员1100余家,涵盖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动漫游戏、运营维护、数字文创、共享服务等所有与IT相关的细分领域。协会一直秉承“为企业服务、做政府支撑、促产业发展”的宗旨,代表大连市IT产业的整体形象,维护行业企业的整体利益,肩负行业自律、品牌建设、纠纷调解等使命,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大连产业快速良性发展。协会拥有行业专家近百名,设立了车联网分会、元宇宙联盟、营销分会、ERP分会、区块链专委会、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委员会、信创公共服务平台、日本代表处等二级机构,专职工作人员10多名。协会日常开展数据采集、产业研究、标准制定、人才培训、行业宣传等相关工作。多年来,协会联合全体会员坚持打造“格子衫节”品牌,为大连IT产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展现大连IT人持续创新、引领时尚的形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连就业软件行业。...

广东软件行业协会
协会成立于2000年10月,由广东省从事软件研究、开发、出版、销售、技术服务,以及从事信息化系统研究、开发和开展信息服务等企、事业单位自愿组合,经广东省民政厅注册、登记的地方性非盈利性社会团体。协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开展软件产业的促进工作。协会以“沟通,合作,发展,超越”为目标,搭建一个资源共享的服务平台,积极宣传贯彻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做好业务指导部门行政授权的软件企业认定及软件产品登记等工作,开展各项产业管理、统计及公共服务;反映会员诉求,切实代表和维护行业、会员的合法权益和共同经济利益;积极组织市场开拓,发布市场信息,开展行业培训、交流、咨询、论坛展览等活动,推广软件的应用普及和知识传播;广泛联系业内企业、专家、合作伙伴,制定本行业的标准及行规行约,协助政府部门开展行业调查、决策咨询、产业政策制订等活动;加强行业自律,保护知识产权,落实国家软件产业政策,做好软件产业的公共服务和环境保障。协会以服务为宗旨,依照“服务为先,资源共享,携手共进,做大做强”的方针,发挥产业中介机构的产业带头作用,为会员和政府提供“产业研究、行业服务、软件应用”三大服务,积极发挥软件的渗透和放大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
协会(JSSIA)成立于1989年5月,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软件行业协会之一。协会是由江苏省内从事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及销售的企业、科研单位、培训机构等相关经济组织自愿组成的全省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经济类社会团体。协会业务范围:行业自律、意见建议、课题研究、会议服务、咨询服务、交流合作、业务培训、展览展示、编辑出版内部资料、承办相关部门委托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等其他事项。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成立三十几年以来,始终秉承服务会员的宗旨,围绕双软评估、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会员服务四大板块切实发挥连接全省软件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了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和行业自律的工作特色,积累了为超过8000家软件企业服务的经验和企业数据信息。作为全省“5A级社会组织”、“软件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协会坚持非营利宗旨和诚信自律原则,模范遵纪守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团结、组织广大会员的“纽带”作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推动软件产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南京市软件行业协会
协会成立于1992年,经市民政局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协会从事软件技术开发、交流、咨询服务、培训;组织参加相关展览及会议;承接软件项目申报、鉴定及著作权登记、双软认定受理等。协会被南京市民政局评为3A社会组织,连续多年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授予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协会作为2019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发展促进机构的主体单位,服务于南京地区数千家软件企业,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南京地区软件产业链的整合,促进南京软件产业高质量的发展。...

苏州市软件行业协会
协会是由苏州市从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及与软件相关业务,如软件开发、信息服务、业务培训、应用配套等企事业单位结成的全市性、行业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经苏州市民政局批准,2000年成立,其业务指导部门是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服务职能1.双软评估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根据政策落实的需要,积极响应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为企业服务的要求。为此,协会联合省骨干软件企业共同起草制定了《江苏省软件企业/产品评估规范》该规范自2015年11月26日起正式实施,同时开展软件企业、软件产品评估工作。苏州市软件行业协会是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授权苏州市受理点。2.软件著作权登记根据国务院令第632号规定,一方面是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也是进行软件产品登记,高新技术企业登记等相关资质认定的条件。苏州市软件行业协会作为中国版权在苏州的认证合作伙伴,主要负责苏州地区的著作权各类登记工作,业务办理将与总公司同步,保证证书质量和效率。3.软件产品检测软件产品检测主要为了配合信息产业部软件企业评估和软件产品评估(即双软评估)工作,对软件产品进行登记测试。主要为苏州地区申报双软评估提供检测等便捷服务。4.信息技术服务苏州市软件行业协会挂牌成立中国ITSS实训基地-苏州中心,为企业推荐ITSS/CMMI/ISO27001/ISO20000/系统集成资质/两化融合/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的咨询服务、培训,开展苏州地区软件企业相关的国际国内技术标准推广宣传、培训、现场辅导及后期的技术服务工作。...

湖北省软件行业协会
协会成立于2000年12月19日,是由湖北省内从事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销售、科研等相关经济组织自愿组成的全省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经济类社会团体。湖北软协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湖北省民政厅的监督管理,同时接受产业主管部门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业务指导。湖北软协是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唯一的“中国软件企业评估”和“中国软件产品评估”工作机构,是国家首批认定的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运维标准、云计算标准的符合性评估机构,承担全省ITSS符合性评估及标准应用推广工作,同时是湖北省数字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负责全省数字技术领域地方标准制修订及相关工作。湖北软协一直倡导“协会就是企业的家,有问题、找协会”的服务理念和“办事最多跑一次,沟通欢迎您常来”的创新服务模式,为本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广大软件企业提供了完善且高效的服务,得到了行业、企业、政府及社会的广泛认可,被公认为“服务能力最好、会员认可度最高、凝聚力最强、运作最规范”的社会组织之一。...

天津软件之窗
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门户网站。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成立于1999年3月,是由从事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及服务机构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的宗旨是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和资源对接的平台。围绕产业发展搭建了咨询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软件交易平台、资源整合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行业交流平台及人才供需平台,目前累计会员数量近2000家,包括曙光、麒麟、天地伟业、南大通用、恒银科技、360、腾讯、卓朗、凯发电气等,涵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全产业链企业。...

浙江省软件行业协会
协会(ZSIA)成立于2000年8月,是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自成立之日起,致力于推动全省软件产业的发展,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全省软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协会连续多年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授予“先进软件行业协会”称号;自2010年以来,协会连续三次获评“5A级社会组织”;多次被省民政厅列入《全省性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推荐性目录》;2020年被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授予2019年度优秀社会组织”称号;2021年被省民政厅评为“2021年度浙江省品牌社会组织”。协会将充分发挥行业引导、行业自律、行业协调、行业服务的职能,为促进浙江软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珠海市软件行业协会
协会成立于2000年3月,是珠海市5A级行业协会、珠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珠海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广东省社会创新试点单位、珠海市十佳社会组织。获ISO9001:2015管理体系认证。协会以“服务产业、搭建平台”为服务宗旨。每年服务活动场次30余场,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000余家,服务企业分布于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电力电子、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多领域。协会坚持依法办会、科学办会、自主办会,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共性问题,努力完善产业配套服务环境。加强产业环境建设、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发挥行业管理职能,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开展行业特色服务,树立产业良好形象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广大会员企业的认可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