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是由共青团中央主管、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成立于1993年,2013年获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5A级基金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的宗旨是“为青少年科技工作服务、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为光大弘扬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服务”,2018年成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2018年获评第十五届中国慈善榜中国基金会榜TOP10。2020年获年度透明慈善基金会第8名。2021年获中基透明指数排行榜第一名。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共青团属性、传承红色基因、突出青年特色,抓住新时代社会事业大发展契机,以稳中求进、深化改革为总基调,以推动新时代基金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培育广大青少年科技素养和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公益定位,树立价值引领、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理念,建设学习研究型、改革创新型、政策倡导型基金会,不断推进法制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建设,努力打造社会功能突出、专注青少年事业的基金会法人“国家队”,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近年来,光华基金会在团中央书记处及理事会的领导下,以捐书捐物、资源对接、智力服务等工作模式,竭诚为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事业服务。承担共青团“童心港湾”全国项目办主体责任,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亲情陪伴、情感关怀、自护教育、励志教育等服务。截止目前,全国项目办在17个省(区、市)的118个县(市、区)建设项目点356个,开展公益活动8953场次,累计服务留守儿童超过13.26万人次。书海工程公益项目累计联合600余家出版社和公益机构、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向中西部基层4.5万余座中小学校、图书馆等捐赠价值近33.23亿码洋图书。在社会领域开展了光华爱心书屋、中国电信奖学金、幸福联盟、光华科技讲堂、光华助学金、乡村振兴健康服务项目、一起云支教、定点帮扶石楼、灵丘工作项目、清华大学等六校思源计划、情系西藏公益平台等特色项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面向未来,光华基金会将深化共青团“童心港湾”服务成效和品牌建设,落实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要求,聚焦“培育广大青少年科技素养和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打造更多吸引、凝聚青年、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特色公益项目,建设中国青年科创平台,加大品牌项目宣传力度、推广力度,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共青团改革攻坚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工业企业服务平台
“河北工业企业服务平台”是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坚持事争一流、务实担当、走在前列,立足“为企业服务、创模范机关”,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的为企业提供主动服务、精准服务、无私服务的全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基金会简称为\"山西青基会\",是1993年成立的公募基金会,其前身是1990年7月共青团山西省委创立的山西省希望工程实施领导组、希望工程办公室。山西青基会是由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青年联合会、山西省学生联合会、山西省少工委共同创办,在山西省民政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省性公益社会团体,是山西省唯一能以希望工程名义筹集资金,管理和使用希望工程捐赠的合法机构。山西青基会的使命是:通过资助服务、利益表达和社会倡导,帮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山西青基会成立25年来,累计筹资2.3亿余元,资助贫困中小学生和大学生11万余人,援建希望小学500余个,为我省贫困中小学援建希望工程快乐音乐教室、快乐图书室、快乐体育园地、快乐电脑教室、快乐美术教室、希望厨房、希望卫生院共计140余个,救助身患白血病、尿毒症、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青少年1000余人,培训希望小学教师1500余人次,为3000余名希望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师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这些公益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我省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一批又一批贫困青少年的命运,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高度认可。因骄人的业绩,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也连续被民政厅评为5A基金会,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太原市青少年宫
太原市青少年宫(太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根据中共太原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太原市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并编字﹝2020﹞53号)精神,由团市委所属原太原市少年宫、太原市青年宫、太原市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和市教育局所属原太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整合组建而成。现辖有解放路(原少年宫)和漪汾街(原青年宫)两个校区。太原市青少年宫(太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青少年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青少年校外教育和实践活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1、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团史、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面向社会和学校,做好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衔接,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3、拓展青少年活动阵地,开展青少年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4、开展青少年文化艺术公益性演出及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交流实践活动。5、开展国防、科普、法制、文艺作品等展览展演活动。6、开展校外少先队活动和研究。7、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工作。8、负责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9、完成团市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成都市青少年宫
成都市青少年宫始建于1958年6月,已有六十余年服务成都青少年的历史,正致力于建设全国一流的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阵地。成都市青少年宫现已发展形成多校区服务格局,努力构建门类丰富、层次完善的青少年校外教育体系,搭建功能齐备、运行高效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平台。全宫占地面积约230亩,建筑使用面积约5.2万平方米,拥有约400名教职员工,开展艺术、文化、科技、体育和综合实践共80多个项目的素质培训和公益活动,每年兴趣类培训量达11万课次,超过20万人次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承载了万千成都市民美好的童年记忆。基于城市布局与历史因素,成都市青少年宫现有五个校区,主要分布在青羊区,金牛区和高新区,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校外素质教育的期望。...

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青年发展服务中心)是共青团上海市委直属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和公益性服务机构。1997年5月4日向社会开放。活动中心高举公益性大旗,坚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人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发展理念,面向全市650万青少年,致力于建设成为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共青团服务青少年的公共服务平台,成为点燃激发青少年的发展潜能,实现青少年中国梦的助推平台。活动中心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商务交通中心,坐落于地铁一号、十二号、十三号线汉中路站上,南邻南京路繁华商业区,北依上海火车站,南北高架横跨其侧,是一座具有31000平方米的大型青少年和青年的活动、培训、交流的中心。活动中心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充分发挥国家级示范基地作用,为青少年提供“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教育,全年365天向青少年和全社会免费开放,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科普教育。活动中心以“红色印记”为载体,精心策划富有创意特色和广泛社会影响的党团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课本剧大赛、红色主题夏令营等青少年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题教育活动,打造上海青少年党团史教育品牌活动项目。活动中心为青少年开设英语、美术、书法、小记者、舞蹈、故事表演、棋类、器乐、舞蹈、武术、柔道等近30门兴趣技能学科,全面开展以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兴趣特长为特点的校外教育培训。活动中心以上海少年科学院为抓手,开展“小院士”、“小发明”评选、科普培训、科学实验、科技创造、交流展览等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科技的兴趣和创造能力,大力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活动中心以青少年舞蹈团、弦乐团、民乐团为载体,开展艺术创作实践和文化交流活动,以提高青少年艺术素质,培养艺术人才。活动中心以“互动、交流、友谊”为主题,以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为平台,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艺术、文化、体育等特色国际交流活动,为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搭建广阔的互动舞台。活动中心围绕青年人生发展服务,依托上海市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会、上海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搭建蓝梦谷•青年创业孵化园,激发青年的创新、创造、创智、创意,发挥创业服务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活动中心大力实施“中国100”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领导能力、国际视野、思辨精神的青年英才。活动中心以“IF188青年中心”为阵地,为青年提供文化学习、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婚恋交友、志愿公益、创业就业等各类服务,让青年“玩·聚·成长·在一起”。活动中心全力打造了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手拉手艺术团、上海少年科学院、“红色印记”、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中国100”青年英才培养计划、蓝梦谷•青年创业孵化园、IF188青年中心等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品牌项目。活动中心多次荣获“全国先进青少年宫”、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优秀团队奖称号。...

海南青年志愿者网
海南青年志愿者网由海南省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开设有志愿资讯、志愿组织、志愿活动、志愿人才、志愿观察、志愿阵地、志愿文化等栏目。...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协会成立于1993年,是民政部注册的唯一从事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国家一级行业组织,原隶属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3月完成国家第三批脱钩试点工作。组织关系由中央社会工作部管理。行业工作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公安部等部委指导。协会工作涉及城市公共交通四大领域:城市出行:轨道交通、汽(电)车、出租车、轮渡、网约车、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企业。设施设备:交通枢纽、公交场站、停车设施、充电设施等企业。科技应用: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网联等企业。信息服务:提供交通出行的平台、数据、支付等企业。协会提供六大行业服务:行业活动、行业标准、行业评价、行业平台、行业媒体、产业金融。...

江苏省土地估价与不动产登记代理协会
原江苏省土地估价协会,成立于2000年,是由取得土地估价资格并从事土地估价工作的组织和个人为主体,联合从事土地估价教学、研究的专家及从事土地管理、土地使用权价格管理的专职人员自愿结成,依法登记成立的非营利性、全省性的行业自律性社会团体。2015年12月18日,更名为\"江苏省土地估价与不动产登记代理协会\"。本协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引导和督促全体会员及本省的土地评估与不动产登记代理中介机构、土地估价与不动产登记代理从业人员,共同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联合协会会员共同制定、执行土地估价与不动产登记代理的职业道德和执业准则等行业规范,实施行业自律,并积极协助政府加强行业管理,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当好政府、会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反映会员的愿望和要求,维护行业的合法权益;调解业内关系,促进行业和谐、健康发展;督促、帮助土地估价和不动产登记代理从业人员提高执业技能,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河南省土地估价师协会
协会成立于2001年7月,是经河南省民政厅批准,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指导的全省非盈利性的行业自律组织。协会以维护会员利益、促进行业发展为宗旨,在土地评估执业活动中,维护公平竞争、进行行业自律,沟通会员与政府、社会的联系,不断提高我省土地估价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根据入会情况(截止到2021年7月),省协会现有团体会员193家,个人会员1016人,常务理事46人,理事116人。办公地址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商务外环路14号路劲大厦14楼1401室。协会的业务范围,实施《资产评估法》规定的以下职责:(一)制定会员自律管理办法,对会员实行自律管理;(二)依据评估基本准则制定评估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三)组织开展会员继续教育;(四)建立会员信用档案,将会员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评估准则的情况记入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开;(五)检查会员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的情况;(六)受理对会员的投诉、举报,受理会员的申诉,调解会员执业纠纷;(七)规范会员从业行为,定期对会员出具的评估报告进行检查,按照章程规定对会员给予奖惩,并将奖惩情况及时报告有关评估行政管理部门;(八)保障会员依法开展业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九)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