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网站目录

吉商联合会

吉商联合会于2016年7月成立,是由吉林省工商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由吉林省内外(包括港澳台、海内外)吉林籍企业家和在吉林省内投资创业或工作学习过的非吉林籍企业家及相关社会团体自愿结成,经吉林省民政厅核准登记的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宗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团结广大吉商和各地吉林商会,倡导树立爱国爱家乡情怀,凝聚吉商力量,树立吉商形象,弘扬吉商精神,传播吉商文化;沟通信息,交流经验,促进合作;引导吉商参与吉林经济建设,促进吉商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吉商人士健康成长。业务范围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指导和监督会员恪守诚信,合法经营;引导吉商遵守国家法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开展统计和调查研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建议,协调和解决吉商在投资及经营中的实际困难,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举办吉商大会及有关的专题论坛、博览会、洽谈会等,促进吉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掘吉商文化资源,开展吉商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学术研究,为吉商建立企业文化服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编辑出版吉商方面的刊物,开办网站,传达中央、吉林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商贸等方面的政策信息,弘扬吉商精神,提升吉商的社会形象;为会员提供市场、技术、商品信息,开展资金、项目和人才招聘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工作;为会员提供培训、融资、科技、法律、信息咨询等服务,提供对内、对外经贸交流服务,提供公共关系沟通协调服务,帮助会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承办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与本会业务相关的工作。组织吉商联合会为联合性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级、县市级吉林商会为地方组织。截至2020年8月,全球吉商总数近300万、各级吉林商会组织(吉林籍社团组织)3000余个,会员企业5万余个。吉商联合会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组织、机构、商会、企业等建立了广泛联系和友好合作。...

“组织”网站目录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

协会经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部、民政部批准登记,于1994年11月正式成立。本会党建工作由党委(委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代管)管理,受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中国炼焦行业协会是一个跨冶金、化工、煤炭、城市煤气、轻工、地方等六个行业部门、由炼焦及焦化企业、相关科研与设计院所、知名焦化专家、学者自愿组成的社会法人团体。协会的宗旨是充分发挥炼焦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协助政府搞好行业协调、管理、以及企业生产经营与市场运行情况的调研;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依法维护行业利益和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积极促进焦化行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中国炼焦行业协会自成立以来,每年组织专业技术交流会议和有关活动。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国内外市场动态的研究分析,在焦炭总量控制、行业技术进步、环境治理与节能降碳、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为提高国内焦化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际间的友好往来与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组织”网站目录

中国拆船协会

协会(英文名称:ChinaNationalShiprecyclingAssociation,缩写CNSA),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物资部同意申请,1991年8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登记,1991年12月成立的全国性拆船行业的社团组织。本会是由废旧船舶回收拆解企业以及从事废船贸易、拆船材料再利用加工与再制造、拆船设备研发与制造的企业、有关院所(校)、媒体单位及相关社团组织等有关单位或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体,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本会会员分布和活动地域为全国。本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党建工作机构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本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党建工作机构、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本会的宗旨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会员服务,依法反映意见、建议和要求,维护会员和本行业的合法权益;为政府服务,承担政府购买服务,参与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发挥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行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行规公约,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参与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制定,组织制定行业、专业和社团标准,推动绿色拆船企业建设,引导行业践行绿色拆船,保护环境,保障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通过开展党组织或团建活动,以及参加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不断加强协会秘书处党的建设和自身建设,努力打造“能办事、办好事、办成事”的行业协会;按照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和国务院“规范发展拆船业,实行定点拆解”的基本要求,持续推进行业规范发展,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重塑与建设,积极推动《2009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香港公约》)生效进程,不断促进拆船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协调与健康地发展。...

“组织”网站目录

废钢协会网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门户网站,开设新闻中心、价格波动、市场评论、协会活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会员动态、冶金渣和直接还原铁等栏目。...

“组织”网站目录

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国最早从事再生资源产业应用型研究的国家级专业科研院所。天津所一直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宏观方向,按照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污染防治、绿色低碳、资源高值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作为科研目标,重点围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开展相关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检测检验、技术咨询和信息培训等工作。截至2023年5月,天津所在职人员6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15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2人,建立了涉及城乡规划、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化学、材料、纺织、冶金等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的专业团队。近年来,天津所科研人员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等40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国家标准6项、部委及行业标准20余项;获得科研成果奖励共12项。...

“组织”网站目录

河北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协会

协会是由河北省科学院、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经贸大学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及我省大型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发起,由省政府社会组织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服务赋能我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法规政策体系,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的主要工作思路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在河北省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把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三化合一”理念融入到资源开发、产品制造、商品流通、产品消费和废弃产品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面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当好企业、社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政府决策和政策落地提供支撑,为经济社会特别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决策咨询、政策扶持、招商引资、宣传培训、示范试点、项目申报、科技创新、工艺和设备改进、绿色制造、两化融合、质量标准、品牌策划、产品销售、绿色节能降碳改造、清洁生产、循环发展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一站式优质服务支撑。...

“组织”网站目录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协会(英文名称:TheChinaNationalResourcesRecyclingAssociation.简称CRRA)成立于1992年,是经过中国民政部核准登记注册的国家级社团法人行业组织,隶属国务院国资委。协会由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再生利用的专业性公司(集团)、工矿企业、废料贸易公司等加工者和贸易商组成,并且包含科研、院校、社会团体和个体等成员,总部设在北京。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是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最大的行业自律组织之一,下设21个分支机构以及7个职能部门,业务范围涵盖报废汽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油、废塑料、贵金属、再制造、废纸、废电池、复合材料、建筑废物、土壤修复、危险废物、湿法冶金、在线交易、产业园区、回收体系、绿色金融等主要细分领域。协会以服务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及服务于政府管理为主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热心为会员服务,积极开展行业研究,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指导;协助政府部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参与制定、修订本行业法规政策及标准规范,组织推进法规政策、标准的贯彻实施;推动我国再生利用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的经验、技术交流与合作;宣传资源再生利用事业对节约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协会受商务部委托,每年编制发布《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报告》,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导;协会参与了历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主要负责再生资源领域,并被评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协会是国务院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统计及体系建设工作;协会是第二批重点行业协会商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单位,负责在全行业内开展信评工作。协会在各细分领域广泛开展了培训工作,并入选北京市首批高精尖产业技能提升培训机构及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协会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是国际回收局国家行业组织会员单位。...

“组织”网站目录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成立于2008年8月5日,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国首家环境能源类交易平台,是上海市碳交易试点的指定交易平台、经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备案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全国交易平台,同时也是生态环境部指定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和运营机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始终以“创新环境能源交易机制,打造环保服务产业链”为理念,积极探索节能减排与环境领域的权益交易,建设“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环境能源交易市场。自成立以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深度参与国家和区域碳排放市场、碳减排市场建设。同时,依托市场建设运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碳管理、碳金融、碳中和、气候投融资等多领域创新探索,并在碳管理体系建设、碳金融产品创新、碳中和认证标准制定、绿色指数编制、碳普惠机制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碳交易、碳金融和其他绿色低碳领域创新工作,逐步建设公正、规范、高效的多层次、多元化市场格局,力争在“十四五”末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中心、碳定价中心和碳金融中心,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稳步实现。...

“组织”网站目录

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为满足密码领域标准化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密码科研、生产、使用、教学和监督检验等方面专家作用,更好地开展密码领域的标准化工作,2011年10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成立“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密标委”),英文名称“CryptographyStandardizationTechnicalCommittee”(简称“CSTC”)。密标委是在密码领域内从事密码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归口国家密码管理局领导和管理,主要从事密码技术、产品、系统和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密标委委员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检测机构和行业协会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密标委目前下设秘书处和总体、基础、应用、测评四个工作组。密标委成立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以为保障我国网络和信息安全为目标,制定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并积极推动国际标准化活动。...

“组织”网站目录

中国密码学会

中国密码学会是由密码学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协组成部分。经民政部批准于2007年3月成立,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挂靠单位国家密码管理局。学会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遵守社会公德;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参加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和开展密码研究和交流,促进密码科技人才的成长和进步,推动产学研结合,推进密码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团结全国密码科技工作者,为密码学科和我国密码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业务范围1.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诉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2.开展密码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发展,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3.开展密码专业培训,推广密码理论和技术,加快密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4.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参与科学论证和咨询服务,参与国家科技战略、政策法规的咨询和制定,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国家智库。5.经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开展科技项目评估、科技(学术)成果评价和技术鉴定、咨询论证、科技人才的行业评价及相关资质认证、技术标准研制等工作;按照规定经批准开展密码创新奖等科技奖励的评审活动;6.弘扬科学精神,开展密码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全民密码科学文化素质;7.加强密码学术共同体自律,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促进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8.依照有关规定,编辑、出版密码学术刊物、论文集、科技书籍及相关音像制品等,举办科技展览,提供密码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