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网站目录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

这是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网站,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58年,现有雁塔校区馆和临潼校区馆两部分。雁塔校区馆建于1984年,临潼校区馆建于2002年,2017年又扩建了2期,馆舍总面积4.07万平方米。2019年在临潼校区秦汉校园又增加了860平方米的图书借阅室。图书馆下设综合办公室、文献建设部、信息技术部、学科服务部、读者服务部等5个部室。现有正式员工61人,其中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12人,博硕士以上学历32人,高级职称13人,能为广大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截至2023年9月,馆藏纸质文献资料201.44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500种,电子版全文期刊6.01万种46.85万册,电子图书80.76万册,电子版学位论文445.08万册,音视频5.52万小时。馆藏文献以煤炭矿业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为特色,以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化、机械、材料、地质、环境、建筑等学科为重点,文、管、理、工、法、艺兼收的多学科藏书体系。电子资源不断丰富,目前拥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读秀知识库、矿业工程数字图书馆、煤炭数字图书馆等39个中文数据库,陆续引进了SCI、Ei、ElsevierSD、IEL、Springerlink、EBSCO、ACM、ASCE、ACS、ASME、PQDT国外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国外科技报告全文数据库、国道外文特色专题数据库等21个外文数据库,另外自建数据库10个,收藏有6000多种多媒体光盘,同时还收藏有大量的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技术标准等文献资料。图书馆实行大开间、全开架阅览,实现了“藏、查、借、阅、参”一体化服务模式。建立了光盘网络查询系统,通过校园网或远程访问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网上24小时的图书期刊、电子文献、参考咨询、征订文献、新书刊报道等信息的查阅、检索和链接服务。图书馆设有31个宽敞的图书、报刊、电子、多媒体阅览室及智慧学习空间等,有功能完备的学术报告厅3个,阅览座位6000余个,图书馆周开放时间108.5小时,图书馆日均接待读者1万人次。图书馆遵循资源共享的原则,广泛为校内外读者服务。除书刊的借阅外,还为师生提供学科服务、科技查新、查收查引、课题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读者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

“院校”网站目录

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

这是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网站,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图书馆,仅有图书4000余册。1958年随学校更名为西安石油学院图书馆,其时有藏书3.2万册。1969年随学院改厂而停办。1980年学校恢复重建,次年设立图书馆。2003年随学校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由雁塔校区图书馆与鄠邑校区图书馆组成,两个馆舍分别于1986年和2012年启用。图书馆建筑面积共计5.2万平方米(其中雁塔校区图书馆6980平方米,鄠邑校区图书馆4.5万平方米)。图书馆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共设有22个阅览室、1个马列书屋、6个研讨室和1个培训教室,共有2866个阅览座位,周开放时长101.5小时,实行大开间、全开架借阅。图书馆馆藏各类纸质文献206.32万册,电子图书36万册(镜像站),可远程访问中外文电子图书346万余册、电子期刊2万余种(25万册),图书馆每年订购中外文纸质期刊300余种。图书馆重视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已形成网络数据库、本地镜像站与光盘数据库相结合的电子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图书馆近年陆续引进文摘型、全文型、事实数据型等中外文数据库21个,试用数据库30余个,收集OA数据库3个,自建数据库2个。中文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读秀知识库、畅想之星随书资源数据库、石油工业出版社数字图书馆、科学文库等;外文数据库有SCI-E(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SpringerLink(斯普林格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SPEonePetro(石油工程师学会会议论文)数据库等。图书馆开展文献借阅、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参考咨询、学科服务、查收查引、读者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图书馆是陕西省高校图工委常委单位,也是全国石油高校图书馆联盟成员单位,与兄弟院校图书馆建立了广泛的馆际文献资源共享关系。图书馆下设办公室、文献建设部、信息技术部、参考咨询部、雁塔校区读者服务部、鄠邑校区读者服务部等6个部门。图书馆现有馆员73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2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超过80%。拥有研究馆员2人,副研究馆员6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70%。经过70年的发展,图书馆已逐步形成以石油、石化、石油地质为特色,理、工、经、管、文等相结合的多学科、多载体、多类型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各种文献资源不仅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同时也为西北各大油田、科研院所提供了专业的文献信息服务。...

“院校”网站目录

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

这是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网站,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前身分别是1938年成立的西北工学院纺织系资料室、1960年成立的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资料室、1972年成立的西北轻工业学院纺织系资料室。1979年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图书馆,2006年随学校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支撑教学科研的信息资源中心,始终围绕学校教学科研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图书馆发展战略。坚持“提高资源质量,提升服务质量,严格业务管理”的指导思想,根据学校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馆藏结构、拓宽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范围。图书馆有金花校区和临潼校区两个馆舍,共计33337平方米。其中,金花校区馆舍面积11744平方米,临潼校区馆舍面积21593平方米。阅览座席4688个,周开放时间达102小时。图书馆设有综合办公室、文献建设部、教学支持部、学科服务部、信息技术部、文化建设部和学报编辑部7个部室,现有在编在岗工作人员50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与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30人,占总人数的60%。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图书馆在册读者23196人,馆藏资源累计量达367.4万余册(件),其中印刷型文献128.9万余册,电子文献238.5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4万种,购买全文库、索引库、多媒体资源库、发现系统、事实案例库等各类数据库23个。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始终围绕纺织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等重点特色学科,同时兼顾理、工、管、文、法多门类学科,目前已形成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补充,集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多类型文献为一体的综合性馆藏资源体系。为提升图书馆自动化服务水平,图书馆2012年引入自助借还机,2015年上线了超星中外文发现系统,2020年采购“新知”学术发现,实现了数据库和互联网资源的一站式检索。2015年开通了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读者可随时随地查询书目、续借图书,并通过移动图书馆阅读电子书与文献资料。读者还可以通过VPN和CARSI统一认证等多种途径实现校外访问。2019年6月为金花校区增设门禁刷卡系统,同时完成两校区图书馆WiFi建设项目,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上网体验。图书馆以入学和毕业两季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新生入馆教育和数字资源宣传活动,利用“织梦读书节”、“毕业季”、“迎新季”、文献检索课、数据库宣传周、社交媒体、投稿指南、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将阅读推广和教育培训活动贯穿全年,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图书馆立足自身发展,寻求区域合作,建成骊山书院,为谋求校地战略合作与文化传承创造共享空间。此外,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2019-2021年承担延长县中小学图书室标准化建设项目,为当地教育发展贡献力量。随着数字图书馆的深入发展,图书馆适时调整阅览布局,增加阅览座席,改善阅览环境,将“以馆藏为中心”馆舍分割的空间格局,扩展到大厅和回廊;2016-2017年完成金花校区图书馆内外装修改造工程,增设自习区、休闲区、视听区、展示区和研讨间;2019年在临潼校区图书馆内引入咖啡吧,努力为读者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学习空间、展示空间和交流空间。图书馆历来重视文献与学术交流,与国内图书情报界保持着广泛的联系,通过多渠道共建、共享和共知社会资源。我馆是中国高等学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中心(CASHL)的联盟成员,CALIS三期应用服务优秀示范馆,省高校图工委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资源合作计划)资源共享示范馆,师生可以通过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获取全国高校成员馆、国家科技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香港高校图书馆和韩国教育信息研究中心的全文资料;同时,我馆也是全国纺织院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常委馆,与国内纺织院校之间有固定的资料和文献目录交换关系;此外,我馆还是陕西省高校图工委和陕西省图书馆学会、陕西省社会信息学会的理事单位,与省内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与社科院长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服务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图书馆将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资源、环境和服务为支撑,构建一个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团队,创建一个开放获取的学术信息服务环境,为学校“四个一流”建设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学习空间和智力支持。...

“院校”网站目录

长安大学图书馆

这是长安大学图书馆网站,长安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长安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长安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长安大学图书馆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三所部属院校图书馆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现为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单位、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陕西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委员单位、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CALIS会员单位、全国建筑院校情报网副网长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单位,西安市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长安大学图书馆由北校区图书馆、南校区北院图书馆、南校区东院图书馆、南校区西院综合阅览室组成,现设七部一室两岗,即:流通阅览部、图书采编部、信息部、技术部、参考咨询部、系统数据部、安全保障部、办公室、党总支秘书、数据总监。南北校区图书馆馆舍总面积4.48万平方米,阅览座位5300个,年均接待读者170万人次,主页日均访问量达3000次。图书馆现有职工114人,其中正式职工59名,人事代理1名,临聘人员54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丰富、载体多样,专业特色明显。截止2023年底,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357.7万册;引进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SSCI、CSCD、SCI、SSCI、EI、ESI、InCites、JCR、CPCI、Science、Nature等数据库平台78个,子库130个。建立了以公路桥梁、工程机械、汽车工程、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经济与管理等多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和城乡建设等学科领域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和专家技术咨询保障体系。图书馆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的办馆理念,通过完善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书目查询、文献借阅等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重视特色馆藏建设,积极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展了数据光盘检索、专业数据库网上检索、网上信息资源导航,文献传递、查收查引、学科服务、信息检索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长安大学图书馆将立足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和城乡建设等重点学科,着力于提升信息资源对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文献保障率,全心全意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高质量服务,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为区域经济和行业科技发展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努力成为陕西省和西北地区重要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之一。(以上数据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邮编:710064电话:(029)61105756,(029)82334372Email:tsgbgs@chd.edu.cn...

“院校”网站目录

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

这是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网站,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

“院校”网站目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

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网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最早为1934年4月设立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之图书馆。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7月,7个单位的图书馆正式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在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支持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已发展成为一个建筑风格独特、馆藏内容丰富、设施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舍由南校区图书馆、北校区图书馆和水保所专业分馆、农科分馆四部分组成。南校区图书馆格调现代,北校区图书馆古朴典雅,二者将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图书馆大楼“图书馆”三个金色大字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为本馆亲笔题写。经过八十多年,特别是合校以来的建设,我馆的基础设施、硬件环境已经达到国内高校图书馆先进水平,内部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服务便捷,已初具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的规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现有建筑面积32104平方米,阅览座位2964个,其中电子阅览座位468个;截止2023年底,馆藏纸质资源总量达280.71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218.7万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34.2万册,学位论文等资料23.2万余册);国内外电子资源库113个(其中,外文数据库69个,中文数据库44个。主要包括ElsevierScience电子期刊、ScienceOnline电子期刊、Nature电子期刊、Spring-Link电子期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国内外电子图书203.19万余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2.2万余种,电子版学位论文994.5万余册。目前,馆藏文献已全部涵盖了我校所有学科,基本形成了以农业、林业、水利、生物、机电、资环、信息等学科为重点,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为特色、古今中外贯通、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并存、实体文献虚拟文献溶合、农工理管文相结合的馆藏体系。目前,我馆已建成了图书馆局域网,以100M带宽交换到桌面的644个信息点均能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连通,全部对师生开放;采用安装了江苏汇文自动化集成系统和RFID图书自助借还书系统实现了图书借阅自动化、自助化;提供图书流通、书刊阅览、科技查新、文献传递、网络检索、多媒体阅览、参考咨询、文献信息定题服务、信息编译和分析研究等多项服务,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之一,并承担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文献检索教学工作。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我馆一直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形成了一个老中青的学术团队。馆内学术研究风气浓厚,及时跟踪国内外图书情报界的前沿发展动态,结合我馆实际开展科学研究。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图书馆共有职工113人,其中管理岗位11人,专业技术岗89人,工勤技能岗13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3人,副高23人,中级职称及以下63人。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壮大和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内源动力,近年来,我馆先后进行了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取得了显着成绩,赢得了广大师生和社会的认同,先后与美、英、德、日等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交换关系,与国内数十个单位建有资料关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现为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指导委员会委员馆、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委员馆、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馆分会副理事长馆、陕西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馆、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之一。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集服务、教学、科研于一体,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自建馆至今图书馆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书馆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实现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院校”网站目录

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这是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网站,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

“院校”网站目录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这是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

“院校”网站目录

延安大学图书馆

这是延安大学图书馆网站,延安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延安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延安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

“院校”网站目录

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

这是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网站,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