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网站目录

池州学院图书馆

池州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s://tsg.czu.edu.cn/),由池州学院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地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池州学院(247000)联系电话(Tel):0566-2748963(馆办)池州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82年3月,2009年搬入新校区,馆舍为学校标志性建筑。建馆以来,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服务育人为根本”的办馆方向,坚持“以读者为本”的办馆宗旨,积极为师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服务,读者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图书馆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41万余册,中外文电子图书95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319种,中外文数据库32个,基本满足师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馆藏图书基本覆盖了学校所有学科,可向读者提供阅览、借阅、检索、咨询等多种服务。古籍文献方面主要收藏《四库全书》、《四部备要》等,特色文献资料有池州傩文化、九华山佛文化、皖南民俗文化方面研究资料。2020年10月,图书馆利用RFID技术实现全开架、大流通的服务模式,读者可自助借阅、全天候借阅。图书馆已建立局域网,并接入校园网系统,可实现读者7*24小时访问和使用电子资源。图书馆现有在岗职工3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副研究馆员5人、高级实验师1人、馆员6人,建立了一支能满足读者服务与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相适应的馆员队伍。图书馆内设有综合服务部、资源建设部、流通阅览部、参考咨询部,分别承担采编、流通、阅览、信息咨询和信息技术服务工作。图书馆主管并指导学生社团“池州学院读者协会”开展工作。图书馆内有社科图书借阅室一、社科图书借阅室二、工业技术图书借阅室、文学图书借阅室、综合图书借阅室一、综合图书借阅室二、特色馆藏室、现报刊阅览室、外文工具书阅览室、过刊阅览室共10个库室,同时建有3个密集书库。另外,还有电子阅览室和3个学生自主学习室等。与历史与文化学系共建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展厅,与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共建了特色图书馆藏。按照“一个资源库,两个服务窗口”建馆模式,2005年我院与池州市政府共同构建了池州学院图书馆,在服务我院师生员工的同时,面向池州市社会读者开放。2020年我馆与安徽卫生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双方师生共享。我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正式成员馆,能够享用CALIS的海量数字资源。...

“教育文化”网站目录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网站,由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学院图书馆2001年建立,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雄伟壮观,是学院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坚持“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办馆宗旨,严格依照《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规程》规范运作,不断健全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为学院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

“教育文化”网站目录

安徽外国语学院图书馆

安徽外国语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www.aisu.edu.cn/tsg/),由安徽外国语学院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学院地址:安徽合肥国家级森林公园紫蓬山风景区邮编:231201传真:0551-8589555...

“教育文化”网站目录

厦门大学图书馆

厦门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rary.xmu.edu.cn/),由厦门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厦门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21年,著名图书馆学家裘开明、文学巨匠林语堂、博物馆学家冯汉骥、金融学家朱保训和数学家陈景润等都曾任职于此。图书馆历经90多年的积累,截止2012年12月,纸本馆藏总量443.6万册,电子数据库达100多个、折合馆藏约319万册,合计馆藏总量762.6万册,在国内各类图书馆中名列前茅。文献收藏涉及各学科领域,尤以哲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语言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海洋学、机械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文献更为系统,在东南亚研究和台湾研究的资料建设方面具有特色优势。馆内还拥有大量的古籍线装书、光盘、录音(像)带、缩微平片等资源,是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教育文化”网站目录

华侨大学图书馆

华侨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hqu.edu.cn/),由华侨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华侨大学图书馆现由泉州校区总馆(含数字分馆、期刊分馆)、厦门校区分馆以及设立在各个学院内的分馆(资料室)构成,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各分馆、资料室归属总馆统一管理。泉州、集美两校区图书馆图书实行“通借通还”。...

“教育文化”网站目录

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

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fafu.edu.cn/),由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由福州金山校区的逸夫图书馆、李常盛图书馆、旗山校区图书馆和安溪校区图书馆4个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为68200㎡,设置阅览室(区)25个,6065个阅览座位,每周对外开放105小时。常盛图书馆设有大师馆、“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指导福建农林大学建设发展”专题展厅和校史馆;逸夫图书馆设有福建省立农学院纪念展览馆,2012年被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授予“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图书馆由党政办公室、阅读推广与学习支持部、资源建设与保障部、信息服务与科研支持部组成。四个馆工作人员79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33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2人。围绕学校的“五位一体”战略要求和“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加强馆藏资源建设,丰富的馆藏资源为我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和“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装订本)354.81万册。拥有电子图书(含电子期刊)342.97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2个(外文数据库20个),形成了以农林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资源体系。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我馆为全校师生提供参考咨询、外借阅览、文献检索、课题查新、学科服务、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图书馆查新站已有二十多年的查新经验和历史,是1995年农业部认定的第一批科技查新咨询机构,是1998年福建省科委认定的第一批省级查新机构,200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教育部农业类科技查新工作站;图书馆围绕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FULink)学科服务组工作,开展成员馆高校WOS发文分析、ESI学科分析和专利竞争力分析等分析评价工作,自建福建农林大学学术论文“高被引潜力”检索系统。图书馆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不断推进优质服务工作。目前配有自助借还机、电子图书下载机、数字借阅机等自助服务设备,推进基于RFID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将传统管理工作向智能化方向推进。加强阅读文化推广建设,提升服务育人水平,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内容。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学习支持部以校史知识、知名专家学者、信息素养、信息检索、学习空间使用、校园美景等为内容,开展融媒体阅读推广,在以微信为主体,结合网络、金山讲坛、“南亩听荷”文化沙龙、读书节等平台上,讲好校内知名专家故事,用好读书节、金山讲坛、文化沙龙等平台。图书馆先后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和“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2020年获批校级网络文化工作室;2021年我馆成为福建师范大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12月成立福建农林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021年9月,入选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公布的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教育文化”网站目录

福州大学图书馆

福州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fzu.edu.cn/),由福州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福州大学图书馆地址: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邮编:350116电话:22866166福州大学图书馆与学校同步创建于1958年。伴随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图书馆的基本建设和各项工作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座馆藏丰富、环境舒适、设施齐全、管理先进、服务到位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高校图书馆。...

“教育文化”网站目录

集美大学图书馆

集美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jmu.edu.cn/),由集美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集美大学图书馆邮编:361021电话:0592-6181154...

“教育文化”网站目录

仰恩大学图书馆

仰恩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rary.yeu.edu.cn/),由仰恩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仰恩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89年,2005年1月迁入新馆,馆舍总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图书馆现有职工19人,下设采编部、借阅部、信息部和办公室。馆藏文献12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约1000多种,报纸近百种,电子图书约80万册,经济、贸易、财会、英语、计算机方面的文献乃是我馆收藏的重点。...

“教育文化”网站目录

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

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fjmu.edu.cn/),由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地址: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园路1号电话:0591-22862326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37年。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是为教学、科研和医疗等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建设包括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在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对资源进行科学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做好流通阅览、资源传送和参考咨询工作,积极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展文献信息服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组织和协调全校的文献信息工作,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参与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实行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开展各种协作、合作和学术活动,促进事业的整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