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网站目录

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研究院的前身是1978年中共云南省委批准成立的“云南省计量测试研究所”。2000年7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云南省计量测试研究所与昆明市计量测试研究所合并成立云南省计量测试研究中心,2001年更名为“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本院滇池路本部总建筑面积近16000㎡,实验室面积近10000㎡,恒温实验室近3300㎡。院外检测场地约5500㎡,其中包括:出租车计价器检定站、云南省水表计量检测中心、云南省汽车油罐车检定站、标准长度基线场,以及杨林检测站和宜良检测站。主要职责:1.研究、建立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者本专业项目的计量标准;2.承担授权范围内的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3.开展校准工作;4.研究起草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5.承办有关计量监督中的技术性工作。...

“爱好”网站目录

贵州省计量测试院

贵州省计量测试院是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和省质监局实验室资质认定,具有第三方公正性。内设院办(党办)、业务科、质量科、热工所、长度室、力学一室等17个职能部门和专业实验室。国家总局授权我院成立了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贵州)、国家水表型式评价实验室(贵州)。省局授权本院设立了贵州省光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贵州省空调和通风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本院还建立了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贵州应用中心、贵州省计量测试院院士工作站等高技术服务平台。本院现已建立233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其中全省最高标准81项。经授权开展长度、温度、力学等计量领域307项计量检定、353项计量校准、6项商品量/商品包装计量检验、3项能效标识检验等;经CNAS认可的校准项目140项;同时,还开展16类40个产品474个参数的CMA检测项目,主要承担全省的计量检定、校准、检测的任务。我院还开展计量标准、标准物质、计量新产品的研发、计量技术法规的制修订、计量器具的型式评价、能源计量技术服务、计量技术咨询服务以及光学产品、通风和空调设备、综合布线等产品的质量检验等。...

“爱好”网站目录

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

九三学社于1952年1月在天津建立直属小组。1957年1月正式成立九三学社天津分社。1984年3月,改称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社市委机关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参政议政部、社会服务部、研究室、人事处7个部门。社市委下设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和组织部合署办公。社市委现有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医药卫生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经济委员会5个专门委员会和联络工作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老龄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4个工作委员会。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有社区级组织6个,分别是社和平、河东、河西、河北、南开和滨海新区区委。有社基层组织168个、社基层组织筹备组3个,其中社区委管理的社基层组织132个和基层组织筹备组1个,社市委组织部代管的社基层组织36个和2个基层组织筹备组。全市共有社员4322人。近七十年来,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在中共天津市委和九三学社中央的领导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传承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发挥科技优势,充分建言履职,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以及社会服务工作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天津市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爱好”网站目录

中国致公党天津市委员会

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中国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发起,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长期以来,中国致公党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而奋斗,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特别是祖国的抗日斗争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与中国共产党相识、相知、相助。1947年5月,中国致公党在香港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进步意义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从此走上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共同奋斗的道路,成为新民主主义政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致公党天津地方组织于1982年初开始筹建,同年8月成立筹备小组。1983年9月2日致公党天津市工作委员会成立,许乃波任主任委员。1987年11月工委会领导班子经充实调整,陈荣悌任主任委员,温士琨、李宏硕、郑振妙为副主委,陈自实为秘书长。1992年7月12日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会,陈荣悌连任主任委员。致公党市委会成立后,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促进天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爱好”网站目录

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天津市的组织机构。该党是由中国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宋庆龄、邓演达、彭泽民等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坚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贯彻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而开始酝酿组建的。初期以:中华革命党“的名义进行活动。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正式建党,定名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邓演达被推选为总干事。1935年11月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后改称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提出了“抗日、联共、反蒋”的方针,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抗战胜利后,在1947年2月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后改称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在中华革命党时期,天津就有该党的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后,天津组织隶属于该党的北方区。1959年1月9日至18日,召开了中国农工民产党天津市第一次党员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农工党天津市委会注意发挥本党优势,积极开展医疗咨询和义诊、办学等社会服务以及智力支边和扶贫工作。为改变老、少、边、穷地区的医疗卫生落面貌,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爱好”网站目录

中国民主同盟天津市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天津民盟始建于1950年2月,是在天津市建立最早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天津民盟在中共天津市委和民盟中央的领导关怀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特别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和衷共济、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同心同德、共同奋斗,为巩固和发展天津的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不懈努力。...

“爱好”网站目录

民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中国民主同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简称民盟新疆区委会)是民盟中央的省(区)级地方组织,接受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民盟中央的领导,参加自治区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活动。民盟新疆地方组织,源于1955年成立的民盟八一农学院小组。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民盟中央的关怀下,于1956年成立了民盟乌鲁木齐支部。1966年“文革”开始后,支部停止了一切活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引下,1980年支部开始恢复活动,并逐步吸收发展新盟员。1981年2月在自治区党委的关怀和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的帮助下,召开了乌鲁木齐市及附近地区的盟员大会,开始筹备建立自治区地方组织的工作。现有成员人数近两千人,区委会领导班子设主委1人,副主委5人(含专职副主委1人),秘书长1人,常委13人,委员33人。民盟新疆区委会现有乌鲁木齐、昌吉市、石河子市3个市委会、1个直属总支、29个直属支部、3个直属小组组成,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爱好”网站目录

中国民主同盟甘肃省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甘肃民盟的前身是西北民主政团。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以及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和中共甘肃工委的革命活动的推动和影响下,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奉行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发动和组织甘肃民众坚持长期抗战,在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人领导的民主宪政运动的鼓舞和激励下,由甘肃的一部分民主进步人士在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于1941年1月在兰州创建。11月下旬,西北民主政团委托继伍修权同志之后负责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赵芝瑞同志,草拟并通过了《西北民主政团十大纲领》。甘肃的民盟组织建立以后,继承和发扬了\"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高举\"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的光辉旗帜,在民盟中央和民盟西北总支部的领导下,与甘肃的中共党组织和中共党员及其他进步人士等密切合作,风雨同舟,为中国人民、特别是甘肃人民的民主、解放事业努力奋斗,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爱好”网站目录

中国民主同盟贵州省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贵州民盟组织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1946年,双清、梁聚五、张吉坞等前辈经史良、辛志超等同志介绍在重庆加入了民盟。返回贵阳后,双清等开始陆续发展盟员。同年,民盟总部郭则忱来黔,传达了民盟中央的指示,预在贵州建立民盟组织。1951年3月,民盟贵州省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地址在贵阳市阳明路(后迁正新街),同年5月20日举行成立大会。1954年5月下旬,贵州民盟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选举产生民盟贵州省支部第一届委员会。至今共历经十三届委员会。民盟贵州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深化思想政治引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突出提升参政履职能力,突出‘人才强盟’战略,突出服务中心大局,突出彰显履职成效”的工作思路,着力建设“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新时代高素质参政党,为谱写贵州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爱好”网站目录

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委员会

四川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发祥地之一。1944年11月5日,民盟四川省支部在成都成立。1954年2月,民盟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选举产生了民盟四川省支部第一届委员会。1956年,民盟四川省第一届委员会正式成立,至今已历经十三届。抚今追昔,四川民盟的历程就是一部生生不息的奋斗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四川民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建立和平、民主、统一的新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59位盟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四川民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为促进四川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共十八大以来,民盟四川省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省发展大计和中心工作,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担当作为,积极履职尽责,不断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