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娱乐”网站目录

山东科创

山东省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管一级国有全资企业,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科创服务和科技特色基金投资平台,下设科技园区、科创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产业研究等10个平台公司,控参股企业180余家。...

“休闲娱乐”网站目录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3月1日,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研究所。所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软件园区。从五位筹建者,到现在的千余名师生员工;从借用房间做研究,到如今拥有三栋科研楼;从最初44万元年度经费,到现在约10亿元的年度经费;从仅有两台16位微型计算机,到如今形成了以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龙头的基础前沿研究、软件高技术研究和软件应用研究三大科研体系,建立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重点学科领域和相关学科方向的学科布局。软件所人秉承“创新求实,永竞一流”的精神,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不断迈上新台阶。软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3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博士学位培养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共有在学研究生634人(其中博士生273人、硕士生361人)。并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有在站博士后40人。软件所积极参与院地、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内许多省市,国际上美、欧、日、澳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软件学报》、《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系统应用》和《InternationalJournalofSoftwareandInformatics》。...

“休闲娱乐”网站目录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主要从事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相关成果转化;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建设海洋监测科技创新平台,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承担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任务。建所几十年来,海仪所一直从事海洋监测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目前形成了移动观测平台、传感器研发平台、海洋技术平台、海洋生态监测平台、物理海洋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和横向服务平台等7个创新平台,船舶气象技术、海洋台站技术和海洋浮标技术等3个专业技术研究室,高端海洋仪器与传感器加工制造中心和计量测试中心等2个保障中心。围绕智慧海洋的观测、监测、探测等领域,以海洋核心传感器、智能浮标潜标、智慧海洋信息处理技术为重点,形成了海洋科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三大学科,建成了从岸基、近海到深海大洋,从空中、水面、水下到海底的立体观测研究体系;形成了从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生产为一体的研发、转化、生产链条。自建所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院、市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取得各项专利600余项。其中,海仪所研制的海洋资料浮标系统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9年获得“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证书,目前我国在位业务化运行的10米大型海洋资料浮标系统均由海仪所研制、建造并提供技术保障,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所有海区,为我国海洋预报、气象预报、海洋工程建设提供实时观测数据;船舶气象仪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舰船、科学调查船、志愿船及民用船只;研制的自动化台站观测系统性能可靠、稳定性高,实现了无人值守连续监测,广泛应用在沿海海洋环境监测站、海岛无人值守自动观测站及海上平台等;研制生产的各类海洋调查工具在国内占主导地位,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勘测调查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休闲娱乐”网站目录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中心成立于1978年,是以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性现代分析测试科学研究机构。中心秉承“立足高端、聚焦前沿”的创新理念,致力于分析测试科学领域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以服务山东社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向全社会提供环境、化工、食品与药品、材料等领域公共技术服务,承担全省分析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是全省培养高层次人才教学实验研究基地。此外,中心围绕化学、药学、环境、食品和材料科学等学科,从事中药资源及质量控制评价、环境污染物分析和控制修复、环境与健康免疫、食品安全及风险评估、生化传感与药物分析、材料失效分析及安全评估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及相关成果转化。中心于1992年通过计量认证,1998年获得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2012年获得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认证认可领域涉及食品、生物、医药、材料、资源、环境、危险货物、化工产品、职业卫生等。严格的检验规程和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了检验结果的量值统一,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所出具的检验报告具备法律效力,得到国际互认。依靠雄厚的创新实力和先进的设备,近几年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各类项目400余项,取得200余项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国家、省市奖励70余项。新形势,新起点,新跨越,中心将秉承一贯的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把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建成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公共服务平台和研究试验基地,使中心成为“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与服务”并与国际接轨的社会公益性现代分析测试科学研究机构。...

“休闲娱乐”网站目录

山东省分析测试协会

协会(SDAIA)成立于1988年,是山东省分析测试相关单位和组织自愿组成的专业性、非盈利性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是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协会宗旨是:团结分析测试单位和组织分析测试工作者,认真实施科教兴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举办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展览会,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促进山东省分析测试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和发展。协会现有团体会员单位127个,专业委员会三个(质谱、生物测试和水质检测),会员分布在全省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国家驻鲁单位,专业涵盖质量、计量、环境、海洋、生命科学、食品医药、疾病预防、进出口检验检疫、水质、粮油、化工、水产、金属、地质矿产等领域。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1、举办“山东国际科学仪器仪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暨分析测试学术交流大会”(2003—2012年,每年一届,自2013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科学仪器展览会。2、学术报告通过报告会,加强分析测试科技工作者交流,促进学术水平提高。其中,一年一度的迎春技术交流会和食品药品技术报告会已经成为品牌活动,深受业界人士欢迎。3、技术推介与国内外仪器厂商合作,进行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宣传。4、技术培训发挥协会人才优势,开展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建立分析测试技术和人才培训社会化服务体系。5、仪器推广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和“国产仪器应用示范实验室”建设,推动先进仪器设备和国产仪器推广应用,促进民族科学仪器事业发展。6、完成山东省科技厅和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交办的任务,如分析测试业和分析测试仪器状况调查和相关科研项目等。7、出版山东省分析测试协会《简报》。...

“休闲娱乐”网站目录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自动化所成立于1978年8月,为山东省较早成立的自动化研究机构,山东省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自动化所现有科研创新团队7个,拥有山东省汽车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机器人与制造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汽车电子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汽车电子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机器人与制造自动化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为山东省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还有若干与国际和社会其他创新机构共建的联合实验室等,是山东省自动化学会挂靠单位和秘书长单位、山东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自动化所长期致力于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在机器人与智能控制、智能网联、汽车电子、智慧消防、超宽带与太赫兹探测成像等领域开展了应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休闲娱乐”网站目录

山东省自动化学会

山东省自动化学会(ShandongAssociationofAutomation,SAA)成立于1985年。是山东省自动化信息控制技术和智能技术领域的权威代表性组织。学会由山东省科学院、原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发起,现有团体会员147家,内设16个专业委员会和12个工作委员会,涵盖了驻鲁高校高职、科研院所、自动化应用代表性企业、新兴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企业等,汇聚了包括院士、长江、杰青、泰山等科技精英和一线科技骨干。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的高端化、国际化。承办了包括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中国自动化大会、中日工程技术大会、山东省科协年会、中国科协年会分场等大型学术活动,及系列泰山科技论坛;牵头发起了山东省智能学科创新发展论坛,拥有连续举办14届的山东省自动化教学研讨会等平台。立足“学科交叉性强、应用支撑面广、智能引领度高”的学科优势,积极推动科技协同创新、新兴智能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技改提升。开展包括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科技创新题材发掘与协同组织、技改需求把脉与方案设计、团体标准与示范工程建设、新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建、创新联盟与专家工作站搭建、成果评价与奖励等服务。连续承担省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拥有举办22年的自动化会展、开展4年的“协同创新、赋能智造”全省企业行行动、山东省自动化领域的社会力量科学技术奖等平台。学会是5A级社会组织,是国标委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成员,是中国科协地方学会能力提升试点单位、省科协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综合示范学会和两轮创新争先学会...

“休闲娱乐”网站目录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隶属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注册地在山东济宁高新区,设有济南研发中心、青岛研发中心和白俄罗斯研究中心。在济宁和济南拥有两个科研产业园区,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2018年成立齐鲁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国际化学院。2021年整合激光所、齐鲁工业大学光电学院、大学物理教学部、微电子专业成立光电科学与技术学部,初步形成了“一所三地+科教融合学院+科技型企业”科教产并重、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综合体。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以光电材料与器件、激光器与加工装备、光电检测与人工智能、光纤传感、先进数控及伺服驱动、智能制造技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机构,是国内较早从事激光技术应用研究的单位之一,也是省内唯一专业从事光电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现拥有科技部光纤传感器及安全物联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发改委能源与环境光纤智能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原国家安监总局矿山安全光纤检测技术科技研发平台、省国际顶尖科学家工作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实验室、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院士工作站、省专家工作站、省重点实验室产业联盟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9个;与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俄罗斯、立陶宛等20多个国家建立了广泛技术交流与合作、互派人员开展项目研究和人才培养,建有10多个国际联合实验室。现有各类企事业职工近600人,建立了一支由二十余名诺奖专家、工程院院士、海外院士、国家高层次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省政府海外特聘专家等领衔的,博士、硕士200余人组成的高层次创新团队。建所以来,先后取得600多项科技成果和300余项国际、国家发明专利。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近百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专利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主持和参与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0余项;近几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省重点研发计划(JMRH)省自然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0余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上千家企业。...

“休闲娱乐”网站目录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10月,是山东省成立最早的综合性能源研究机构,也是目前国内能源利用技术领域规模较大、功能较完备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之一。2018年8月30日,依托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成立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创新了科教融合模式下的所院一体化示范学院。2021年10月,为加快推进科教融合发展,依托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成立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学部现有职工100余人,其中具有山东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10余人,建立了以高端专家为领军人才,以博士、硕士和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学部立足服务山东能源科技与能源经济,着眼未来发展,致力于能源节约、可再生能源及环保技术的综合研究和技术服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节能技术、氢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储能电池材料、先进能效及低碳能源政策研究等。现拥有国家秸秆气化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山东省生物质气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能效与低碳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低碳能源高校特色实验室等重点科研教学平台。先后承担各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基金及省重大专项等课题200余项,荣获“全球能源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级等各级高等次科技奖励70余项。...

“休闲娱乐”网站目录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省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研究所秉承前沿、创新、发展的理念,以服务山东经济、促进社会发展为宗旨,致力于生物制造、生物检测基础与应用基础的研究,并向全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生物研究所设有分析生化、药物筛选、食品生物技术、工业微生物、微生物药物5个研究室和1个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要从事传感器及智能控制、药物毒性及活性筛选与评价、食品加工技术、工业微生物发酵工艺、海洋微生物药物方面的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研究。共建国家级平台1个,国家海参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威海);省部级平台7个,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生物检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制造技术研发平台、山东省人类疾病斑马鱼模型与药物筛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传感器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山东省海洋功能食品加工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珍品精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研发平台。1个山东省院士工作站、3个济南市院士工作站及山东省科学院药物筛选技术重点实验室、中澳特色生物资源产业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参与组建2个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2021年10月,中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委员会关于印发《机构改革方案》,整合生物研究所、生物工程学院,成立生物工程学部,简称生物学部。生物所现有在职职工71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23人,博士学位职工36名,硕士学位职工1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名,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名,山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省重点扶持区域急需紧缺人才3人。目前招收生物学、生物工程和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校研究生86人。建所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240余项,申报各类专利29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20余项,获得国家级新产品4项,国家新药证书2个,农业部登记新农药7项。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厅局级奖励60余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生物所办公楼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完善,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德国、以色列、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引进高端外国专家3名,多名外国专家荣获“国家友谊奖”“齐鲁友谊奖”。先后被省直机关工委、省委、省总工会授予“省级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模范职工之家”“职业道德建设标兵集体”“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