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百科网 » 网站目录 订阅RssFeed
网站目录

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

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gsau.edu.cn/),由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邮编: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创建于1946年的国立兽医学院图书室。60多年以来,图书馆前进的轨迹,与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史同步,亦和甘肃农业大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紧密关联。学校先后经历国立兽医学院、西北兽医学院、西北畜牧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等历史阶段,图书馆的建制与业务也随着学校的合并、改组,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1946年,国立兽医学院成立时,学院图书馆馆藏中外文书刊资料只有1366册,工作人员两名,馆舍面积不足90平方米。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的形势下,学校图书室迅速发展,图书室(始称图书馆)面积增至300平方米,工作人员增至10名,藏书达12万册。至1985年,图书馆藏书量累积达40万册。1986年图书馆随学校回迁兰州。1994年新馆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6912平方米。1995年藏书量达50.8万册,其中中文图书39.6万册,外文图书5.6万册,中外文期刊5.5万册,古籍等其它资料7000余册件。截止2011年年底,图书馆馆舍总面积19980平方米;在编人员51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16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3人,学士17人。馆内阅览座位1944个,并拥有180个机位的电子阅览室;馆藏纸质文献1041345册,其中图书956567册,过刊84778册;已购进并使用清华同方、万方、超星电子图书、超星读秀,国研网、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OVID、PROQUEST、STN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等中外文数据库。...

网站目录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nwnu.edu.cn/),由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邮编: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和西北师大一起,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的。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由此全面展开。地处华北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于1937年9月迁往西安,组建成立了“西北临时大学”,三校的图书馆也相应的合并为“西安临时大学图书馆”。1939年,西北师范大学在原北平师范大学的基础上独立建校,图书馆也在当年独立建馆。1944年,图书馆随学校由陕西城固迁至兰州。至兰州解放时,图书馆的馆舍简陋,面积不足400平方米,馆藏书刊仅为38573册。...

网站目录

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

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网站,由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成立于1978年,2000年搬入新馆,馆舍总面积7800平方米,有各类阅览室8个,阅览座位456个,自习座位218个,下设办公室、流通部、采编部、期刊部、展教中心、信息中心、古籍文献室、查新中心等八个部门。经过34年的不懈努力,本馆已逐步形成了以中西医文献为主、人文社科文献为辅、古籍文献为特色、兼容其它多学科文献的藏书体系。...

网站目录

陇东学院图书馆

陇东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lib.ldxy.edu.cn/),由陇东学院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陇东学院图书馆地址: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兰州路45号电话:18298858916邮编:745000陇东学院图书馆最早是始建于1939年的原庆阳师范图书室。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庆阳师范专科学校,与此同时,学校在庆阳师范图书室的基础上组建庆阳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1979年9月4日,中共庆阳地委通知,同意庆阳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处级建制图书馆,隶属学校领导,同时任命张永升同志为庆阳师范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图书馆馆长。同年11月2日,庆阳师范专科学校发文正式任命张永升等十名同志为学校党政部门处级干部,图书馆正式宣告成立。2001年8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发文,决定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庆阳地区农业学校、庆阳地区农科所整体合并,申报筹建本科层次的陇东学院。2002年1月13日组织完成了原庆阳地区农业学校图书室和原庆阳地区农科所资料室的财产交接,至此,完成了图书资料的全部整合。2003年4月16日,教育部发文批准成立陇东学院,学校升本战略目标实现,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随之更名为“陇东学院图书馆”。...

网站目录

兰州财经大学图书馆

这是兰州财经大学图书馆网站,兰州财经大学图书馆登陆入口,兰州财经大学图书馆官网访问入口,还有兰州财经大学图书馆地址电话以及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证办理指南。兰州财经大学图书馆由一个主馆和两个分馆组成。图书馆主馆,即和平校区图书馆,坐落在兰州市和平镇和平校区,是一幢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的九层建筑,于2009年开始建造,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段家滩校区分馆坐落在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校区,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东岗校区分馆坐落在兰州市城关区东岗校区,总建筑面积0.8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底,图书馆收藏纸质资源244万册,中文期刊1031种,外文期刊32种,报纸70种。图书馆有200万册电子资源(其中电子期刊45万册,电子图书155万册)可供利用。引进CNKI、超星、中经网、Elsevier、EBSCO等30个中外文数据库。图书馆内设办公室、资源建设中心、读者服务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数字技术中心、特藏建设中心等工作部门。现有工作人员6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6人,硕士研究生12人,博士研究生3人。兰州财经大学图书馆在西北高校图书馆界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馆藏资源重点以经济管理类为主,突出财经特色,强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资料收集存储,相关文献资料可追溯至民国乃至清末时期。兰州财经大学图书馆在甘肃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献搜集整理、大学生阅读推广和地方文化交流与传承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中心,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重大决策由兰州财经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决定。兰州财经大学图书馆将坚持“为全校师生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为学科建设服务”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升图书馆的基础保障和学术服务水平,继续为学校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网站目录

甘肃政法学院图书馆

甘肃政法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s://lib.gsupl.edu.cn/),由甘肃政法学院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甘肃政法学院图书馆前身系甘肃省政法干部学校图书资料室始建于1956年,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建室(馆)以来,图书馆从馆舍面积、人员结构、机构设置、馆藏数量、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壮大。现在使用的图书馆前楼建于1984年,主楼四层,书库八层,建筑面积8928平方米。伴随着甘肃政法学院的前进步伐,学校于2006年大规模扩建图书馆,建成图书馆后楼新增建筑面积5772平方米。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到14700平方米,使图书馆的馆舍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网站目录

河西学院图书馆

河西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lib.hxu.edu.cn/),由河西学院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河西学院图书馆地址:张掖市北环路87号邮编:734000河西学院图书馆原名张掖师范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9月;1959年7月,随学校改办改名为张掖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1962年7月随学校撤并归入张掖师范图书馆。1978年12月随张掖师专恢复而恢复建馆;2001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评估,学校改建为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合并了原张掖农校图书馆和张掖职业中专图书馆后更名为河西学院图书馆。1959年秋,西北师院李鼎文先生无偿捐赠我校的89种3000册家藏古籍,成为学校和图书馆历史发展的遗存和鉴证。...

网站目录

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

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网站,由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步建立起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馆藏内容较为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截止2013年1月,全馆馆藏纸质型文献83余万册,其中中文图书799189册,外文图书11785册,外文期刊1960册,中文期刊46991册,中文报纸20816册。图书馆藏书重点收藏了文学、历史地理、化学与环境科学、学前教育、工艺美术、思想政治、机械设计、石油工程、汽车工程、经济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等专业书刊资料,文献信息资源涵盖了涉及我校主要专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诸多学科门类。...

网站目录

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

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网站(http://tsg.luas.edu.cn/),由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兰州文理学院图书馆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简称CASH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IS)的成员馆,甘肃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馆,甘肃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理事馆,兰州文理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以文献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数字化、网络化、特色化为目标,优化全校文献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

网站目录

广西大学图书馆

广西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www.lib.gxu.edu.cn/),由广西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1928年10月广西大学图书馆随着广西大学的创建而建立在广西梧州市蝴蝶山上。马君武校长认为:“没有充裕的图书馆,完善的仪器设备,就办不好理工科大学”。马君武校长亲自寻访康有为藏书,并促成这笔藏书成为广西大学图书馆初期非常重要的一笔馆藏。广西大学图书馆首任馆长是李次民。至1931年,图书馆除办公室外,设有书库3间、参考阅览室1间、普通阅览室1间、报章杂志阅览室1间。当时馆内藏书(包括中外古今各版本)价值40609元。藏书中有中外文图书4938册,价值19788元;善本古籍24007册,价值15000元;中外文杂志6850册,价值5821元;还有中外文报纸28种。1936年10月随学校迁桂林。1940年11月,桂林良丰广西大学本部新建图书馆落成,命名为“君武图书馆”。当时广西大学图书在战时大学中,堪称上乘。由于学校有学术自由之传统,图书馆中各种学术着作兼收并蓄,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之着作颇丰,《新华日报》亦公开陈列,各种外文书刊亦不少。图书馆因学校学习风气浓厚经常满座。1944年日军侵桂,随学校迁广西融县转贵州榕江,图书馆设于四川会馆左廊楼上。1945年8月11日-14日,连续的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图书来不及搬出,被洪水浸吞,损失空前。据《国立广西大学图书馆复员以来工作简报》(1947年7月31日印发)报道:“本馆战前原有中日西文图书约10万册,……自卅三年(注:1944年)秋湘桂沦陷,或就地疏散乡间,或随校辗转搬迁焚于敌火,毁于洪水损失殆尽。复员以来,经一年努力,截至本年(注:1947年)七月底止,现仅有中日西文图书37.344万册”。1945年9月至1946年春季,广西大学陆续从贵州榕江迁回广西。抗战胜利,经历战乱之苦的广西大学复校,但已经物是人非:“图书、仪器、机械在马君武时代颇称饶富,为西南之冠。今损失甚巨,复员后补充不多,中西文书籍现仅有41908册,中英文杂志516种,仪器、机械更微乎其微”。在困难面前,广西大学校方决定重建图书馆:“经本校卅五年(注:1946年)十一月卅日第卅二次行政会议决议,拨款51924665元筹建新馆。全馆面积11656平方英尺(1083平方米),为二层楼房”。同时,进一步充实图书馆藏书:“已购入图书在编目中者约200余册,在邮寄途中者约值国币2000万元”。1947年3月,陈剑修校长出席国民大会,自宁返桂路经上海,洽谈了一批图书、设备;1947年10-11月间,图书馆又购入新书近五万册。1948年桂林市校本部(将军桥附近)新建图书馆落成,同年,桂林良丰校分部图书分馆改名为“君武图书馆”。1953年,广西大学被撤销。全部图书被分配到其他院校。图表为广西大学图书随院系合并分流情况。1958年,广西大学在南宁市重建,1958-1959年底,图书馆共购置图书11万多册,期刊2万多册。1987年冬,广西大学图书馆新馆(现第四教学楼)落成,建筑面积达13470平方米,设有缩微阅读、视听阅读、计算机终端等特殊功能用房,设有展览厅可陈列校史和新书展,有空调型的报告厅。1997年3月,原广西大学与原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新广西大学图书馆由西校园、东校园和林学院三个馆舍组成,总面积为22027平方米。2003年,学校在东校园新建的图书馆(即图书馆北楼)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3.23万平方米。为适应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和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学校于2013年启动图书馆南楼建设,建筑面积约3.07万平方米,2018年11月投入使用。行健分馆于2022年并入广西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58万平方米。目前,图书馆建筑面积总计约7.88万平方米,阅览座位5070个。图书馆南楼增设了多媒体会议影视空间、小组学习研讨间、休闲开放阅读区等空间服务,配备投影等设备,给师生提供灵感碰撞与交流的空间;增设西大学人文库、多媒体视听中心、新技术体验区、文化展览区等,图书馆集借阅、展示、视听、体验、报告、研讨、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培育支撑学校教学科研的沃土。截至2024年12月,图书馆馆藏总量544万册,电子图书376万册,学位论文1061万篇,音视频32万小时,全文电子期刊5.77万种,大型数据库206个。拥有Elsevier、WOS、SciFinder、IEL、Wiley、Springer、EBSCO、Nature、Science、SAGE、CNKI、万方、超星等国内外着名的学术性数据库,形成了涵盖哲、经、法、文、理、工、农、管、教、艺、医等十三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多层次、多载体、特色明显并能有效支撑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馆藏文献体系。广西大学图书馆从建筑、设施,到服务功能、管理模式,都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体现了全新的理念:大开间,全开架,密集书架与普通书架每层交错,藏、借、阅、检、管一体化,每天从7:00连续开馆至22:30,每周开放达108.5小时。除提供常规的书刊借阅服务外,广西大学图书馆还可提供网络24×7馆藏书目信息查询,新书通报,光盘与网络数据库检索,多媒体资源浏览,参考咨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读者培训等形式多样的电子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查新、代查代检、定题服务、学科服务以及专利文献检索与分析等深层次信息服务。图书馆建立了万兆接入校园网,楼层互联为千兆,百兆到桌面的高速局域网,馆内共设1248个网络结点,业务工作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馆内设有450台计算机(或终端)与校园网、教科网和互联网联接,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与院系资料室业务管理系统的无缝连结,同时为馆内读者提供WIFI使用服务,形成了便利的分布式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还投入使用自助借还图书机、自助选座系统、自助打印复印等自助设备。通过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推送以及资源宣传,提供在线阅读、全文检索、离线借阅、移动阅读、下载等数字内容和知识服务。广西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活动,与国内主要图书馆、信息中心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是CALIS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参建单位之一,CALIS联机编目合作中心的C级编目成员馆,CADAL项目二级服务中心,现为广西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广西高教学会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所在地和CALIS广西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牵头建设馆。2012年广西大学图书馆获批教育部部级科技工作查新站;2015年广西大学图书馆荣获“广西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8年广西大学图书馆荣获“CALIS项目建设二十周年突出贡献奖”;2019年3月,我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获批成为全国23家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之一。广西大学图书馆秉持“读者为本,质量至上,主动作为,满意为要”的服务理念,以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为主线,推进图书馆的功能变革和服务转型,加快图书馆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服务和知识服务,努力建设支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水平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文献保障与共享中心、学科服务与情报中心、学习与创新体验中心、文化传扬重要场所和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