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图书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s://www.lib.whu.edu.cn/),由武汉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武汉大学图书馆以其历史悠久、藏书丰富、建筑宏伟、环境幽雅而闻名于世。图书馆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图书室,1917年正式建馆,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图书馆。1935年启用坐落在东湖之滨、狮子山顶的老图书馆大楼。武汉大学图书馆老馆及其周围的建筑群,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在国内图书馆界绝无仅有。...

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
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www.lib.cug.edu.cn/),由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邮编: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是我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图书馆,1952年创建,1975年迁至武汉,现有馆舍面积35000平米(其中25000平米在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专业设置进行馆藏建设,坚持以地学为主要特色,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促进特色,保持理工文管诸学科协调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经过多年精心建设和积累,目前我馆已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以地学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至2009年底馆藏达120余万册,其中地学类图书35万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67个(包括SCI、EI)。为师生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源保障。目前我馆的各项服务功能完善,能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检索、借阅、统计、参考咨询、科技查新、查收查引、定题服务、用户教育、文献传递等多种文献服务。...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网站,由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邮编:430074电话:8754190387542239...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s://www.whut.edu.cn/),由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是由原武汉工业大学图书馆、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图书馆和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图书馆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是国家CALIS成员馆、CASHL成员馆、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湖北省“优秀级图书馆”,设立有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图书馆由4个综合分馆和1个阅览分馆组成。4个综合分馆分别为:西院分馆、东院分馆、余家头分馆和南湖分馆;阅览分馆为航海分馆。...

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
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hzau.edu.cn/),由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40年,最初称为“湖北农学院图书室”,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更名为“华中农学院图书馆”,1985年定名为“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ccnu.edu.cn/),由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152号,邮政编码:430079电话:027-67868359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图书馆,前身可追溯至1903年的文华书院藏书室和1910年创建的“文华公书林”。1951年,原华中大学、中华大学、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三校的图书馆合并成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1953年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图书馆,1985年正式成为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经过百余年的积淀和传承,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现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规模与馆藏位居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前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rary.zuel.edu.cn/),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电话:027-88387106邮编:43007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全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它担负着教育与信息服务的双重职能,也是全校师生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中原大学图书馆。1949年,随学校从河南迁来武昌。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在中原大学图书馆的基础上,集中了当时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河南大学、南昌大学等校的财经、政法类图书,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图书馆和中南政法学院图书馆。1958年,这两个图书馆随学校合并为湖北大学图书馆。以后,学校几经变迁,于2000年5月,由原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由此得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现有南湖校区逸夫图书馆、首义校区图书馆和南湖校区老图书馆(文溯楼)3座馆舍,建筑总面积约3.9万平方米,拥有读者座位2544席。现有在编人员76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38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92%以上,拥有高级职称人员26人,约占34%(截至2023年4月4日)。图书馆下设办公室、资源建设部、信息咨询部、网络技术部、读者服务一部、读者服务二部、读者服务三部、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8个部门。南湖校区逸夫图书馆由国家投资,并接受邵逸夫先生捐款,于2003年10月建成,外观宏伟,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主体有六层,设有大小阅览室13个,阅览座位1900余席,采用全开架开放管理模式。设在图书馆二楼的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拥有660平方米面积独具特色的展厅,收藏了我国从古至今丰富的金融史料和珍贵的货币实物,存有藏品5000余件(套),集知识性和观赏性于一体,是宣传中国货币文化历史,进行钱币研究和教学的基地。首义校区图书馆198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首义校区图书馆共古籍线装、解放前旧平装图书8.38万册。首义校区图书馆对外开放场所有:流通借还书处、新书·报刊阅览室、专业图书阅览室、中外文报刊典藏库,同时设有3个自主学习空间,为读者提供充足的读书阅览场所。从2008年1月起,我馆所有阅览室及外借处,实行“全面开放”服务。逸夫馆实施“总借总还”的管理模式,读者由总门禁统一进出,各阅览室直落式开放。目前,自助借还机集中办理借还书手续,真正实现“藏、借、阅”一体化服务。除首义馆书库及个别阅览室外,我馆其它对外服务场所均周一至周六从7:30至22:00不间断开放,周日为7:30至17:00,以利最大程度对读者开放馆藏资源,满足读者需求。首义馆因原馆藏布局为独立的书库与阅览室,仍实行“专借专还”管理模式。图书借还由专设的流通借还书处办理,各阅览室书刊不外借,为读者提供阅览服务。截止2022年12月底,我馆馆藏纸本文献共345多万册,2022年新增馆藏23454册。图书的品种和数量丰富齐全,主要以财经、政法和管理类文献为主,覆盖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为研究级收藏单位。2022年我馆订购中文纸质报刊917种、939份,其中中文报纸17种、30份;订购外文纸质报刊151种(目前有5种法语报刊/3种俄语报刊/4种日文报刊)。收藏的报刊中,有解放前的重要中文期刊《新青年》、《东方杂志》、《国闻周报》等,参考保存价值较高。收藏的古籍线装书及解放前的出版物数量较多,9.6万册,其中善本书有110种,较好的版本有明徐时泰东雅堂初刻《昌黎先生集》、明凌氏精刻朱墨套印《陶靖节集》等。此外,《四库全书》、《四部备要》、《四部丛刊》、《四库珍本》、《万有文库》等重要典籍亦有收藏。近几年我馆大力建设电子资源馆藏,目前已拥有CNKI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WOS(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Direct(Elesvier)数据库、EBSCOhost期刊全文数据库(ASP、BSP)、Wiley-Blackwell期刊数据库(WILEY期刊回溯库)数据库等69个中外文学术期刊及电子图书数据库,集成在图书馆主页上,为读者建立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数字图书馆。截止2022年12月底,我馆馆藏电子图书共计4844853册、电子期刊3549181册,学位论文7918814册。有人说,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中心,更赋于它“高校的心脏”之美誉,那么“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宗旨将使图书馆肩负更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图书馆将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需求,对传统文献和数字文献进行合理而科学的整合与开发,并努力为各学科提供更加全面的资源保障,争取在不远的将来,建成涵盖我校人文社会科学所有专业,并在经济学学科、法学学科及管理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知识资源系统,以及多元化、深层次、多形式、优质高效、快捷便利的现代化知识服务体系,为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
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www.lib.scuec.edu.cn/),由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地址:武汉市武昌民族大道708号邮编:430074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1年,原名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图书馆,馆址位于武昌洪山南麓。建馆以来,图书馆随着学校的沿革发展而历经变迁。1952年更名为中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70年随学校的撤销而撤销。1981年随着学校的恢复重建而迁至现址,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维汉亲笔题写馆名。2002年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同年完成2万余平方米的新馆扩建工程。2006年完成南书院改造工程后,馆舍面积达到44573平方米。目前图书馆由老馆、新馆和南书院三部分组成,其中新馆主楼17层,高85米,是一座仿古式南北对称双塔楼。新馆挺拔伟岸的身姿、典雅古朴的风韵与杨柳依依的南湖交相辉映,成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标志性建筑和学校校园内亮丽的风景。...

湖北大学图书馆
湖北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hubu.edu.cn/),由湖北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湖北大学图书馆邮编:430062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湖北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图书馆始建于1931年,历经了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图书馆、武汉师范学院图书馆到湖北大学图书馆的变迁。2005年建筑面积42051平方米的新馆启用后,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由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向现代化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2009年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的人文图书馆建成。2011年1200平方米的通识教育学院图书馆建成。图书馆现设有阅览室28个,拥有阅览座位5184席,实行藏、借、阅、参一体化的开放式服务。...

长江大学图书馆
长江大学图书馆网站(http://lib.yangtzeu.edu.cn/),由长江大学图书馆主办,提供数目查询,图书数据库查询,开馆时间,借阅证办理等服务。长江大学图书馆是在原江汉石油学院图书馆、湖北农学院图书馆、荆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图书馆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图书馆。它是长江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长江大学图书馆是2003年在原江汉石油学院图书馆、湖北农学院图书馆、荆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图书馆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它是长江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指导思想】长江大学图书馆秉承“服务学生,服务学者,服务学术”的办馆方针、“以读者和员工为本”的办馆理念,坚持传承、不断创新,积极为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服务。【馆舍概况】图书馆总馆设在荆州东校区,在荆州西校区、武汉校区设有分馆。图书馆设有办公室、资源建设部、资源组织部、信息咨询部(古籍管理)、文献借阅部、技术支持部、阅读推广部。三校区现有馆舍面积共5.62万平方米,阅览座位3500余个。在岗工作人员102人,在编78,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83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8人。【资源建设】长江大学图书馆现已形成以石油科学与技术、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荆楚文化研究等学科专业文献为特色,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覆盖所有学科门类的较完善的馆藏资源体系。截止到2023年5月,图书馆纸质藏书434万册,全文电子期刊3.9万种,全文电子图书151万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67个。其中,中文文献数据库主要有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医学网、超星读秀知识库、超星移动图书馆、SpiScholar学术资源在线、博看期刊数据库、EPS数据平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大为innojoy专利搜索引擎系统;外文文献数据库主要有Springer电子期刊、ScienceDirect、EngineeringVillage、PQDT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ScienceOnline、Nature、SCIE、EBSCO(ASP+BSP)、SPEOnePetro、Emerald、Wiley、新知学术发现系统;多媒体资源主要有智课教育云学习服务平台、畅想之星光盘数据库、起点考试平台、起点考研网;文献传递系统主要有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NETL)、SpiScholar学术资源在线、超星读秀电子书传递、万方外文文献传递、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此外,图书馆还自建了以视频动画为特色的“院系学科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初步整理了石油工程、电子信息、管理等学科的核心期刊、专业图书、博硕士论文、教学视频等资源,进一步丰富了我馆的特色馆藏资源。我馆是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C级成员馆,与全国多家高校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和资源共建共享关系。【服务模式】长江大学图书馆采取全开架服务方式,实行借阅藏一体化管理。各借阅室实行除寒暑假之外的每周七天开放工作制,每天开放时间从早7点30分至晚22点,网上资源全天候开放。图书馆为读者提供馆藏文献借阅、电子资源网络访问、馆际互借、文献传递、信息咨询、科技查新、读者培训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为全体教职员工、研究生和本科生读者开通了电子资源校外网络远程访问服务。图书馆确立了一主多辅的办馆模式、纸质文献与电子资源互为补充的文献资源体系、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共建共享的两级保障机制。在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征程中,图书馆必将以其丰实的馆藏资源和方便、快捷、热情、专业的服务,为长江大学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