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研究院于1995年2月在原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和北京市劳动保护检测所基础上组建而成。市特检院依据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对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验,是公正的、第三方面的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本院拥有多种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有先进的检测研究设备,是技术密集型检验机构。市特检院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始于1982年,并于1989年在全国率先通过劳动部资格认可(劳动部资格认可注册号:L89121301);电梯、起重机械的检验于1988年正式开展;1998年通过了北京市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审查,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合格证书(证书编号:(98)量认(京)字(Z0312))”。2007年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核准证:TS7110319-2011)。为保证检验工作能够科学地、公正地全面开展,市特检院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检验工作质量。依据TSGZ7001-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TSGZ7003-200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006《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CNAS-CL01:2006(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CNAS-CI01:2006(ISO/IEC17020:1998)《检查机构认可准则》及我中心的具体工作情况,编制了《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质量手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实行中心主任全面领导,总工程师监督,质量保证工程师控制,各责任工程师分管,检验、管理人员具体分工负责实施的五级管理体制。市特检院的质量方针是: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中心将用一流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回馈社会,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务,为特种设备安全恪尽职守。...

广州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研究院(简称,广州特检院,加挂“广州市特种设备事故调查技术中心”、“广州市电梯安全运行监控中心”牌子)隶属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承担了广州市1200台锅炉、49000台压力容器、3000公里压力管道、120000只安全阀、160000台电梯、21000台起重机械、42000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特种设备检验和安全技术研究工作,开展特种设备、防爆设备、非金属承压管道元件、石墨烯、节能传热及隔热等行业认证、培训、咨询、委托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工作;承担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分析与应急处置、风险监测预警、事故预防研究,电梯故障远程监测、电梯事故应急救援技术保障、预警预防和统计分析工作;开展电梯智慧治理、安全运行监控、应急救援的技术指导等工作,是广州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重要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广州特检院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核准的综合类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和型式试验机构。院自成立至今,始终坚持技术机构的法治性、公正性和公益性,始终将特种设备安全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认真履行法定检验职责,为广州经济建设和城市安全提供高质量发展保障。...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研究院于2006年11月18日正式挂牌,是经江苏省编委批准,在撤并江苏省质监系统内95家特检机构基础上成立的,从事特种设备检验与相关技术研究的机构。...

国家防爆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
国家防爆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英文简称:CQCEx)于2013年6月经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依托广州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建设,2016年通过原国家质检总局验收获批成立,2021年获批为防爆电气产品CCC指定实验室。CQCEx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3598号,下设检测认证实验室和安全生产检验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工3名、博士及硕士20余名。CQCEx现有黄埔东检测实验室和增城爆炸保护产品科研检测实验室,专业检测实验室面积近18000㎡;经国家资质认定(认可)授权覆盖危险物质燃爆特性、防爆设备点燃源检测与评定、爆炸防护产品检测认证、防爆特种设备防爆部分型式试验、照明设备与光学性能检测和爆炸性环境防爆安全检验6大类专业领域70多个检测对象、1000余项检测项目/参数,授权标准覆盖IEC60079系列、EN13464系列、GB/T3836系列、GB7000系列、GB30000系列等国内外相关标准。CQCEx作为国内工业爆炸预防与保护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级质检中心,填补了华南地区的技术空白,有力地推动了大湾区防爆设备产业的发展和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近年来,CQCEx主持和承担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自主研发防爆检测仪器设备20多台(套);授权专利3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10余件;主持和参与标准制修订10余项,其中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6项;获国家级工程类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

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
学会成立于1959年11月,现业务主管部门是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业务指导部门是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多年来,学会一直是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学会汇聚了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和国家特聘专家、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和结构设计大师、当代中国名建筑师、辽宁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一大批城乡建设领域优秀人才。学会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主办的“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和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和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初评与推荐单位。...

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
学会的前身是1942年成立的中国工程师学会泰和分会(泰和是当时江西省的省会城市),设有土木、建筑、水利、桥梁等专业学术组织,直至建国前夕。学会正式成立于1953年,成为由江西省从事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全省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社团法人)。学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组织江西省广大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严谨、求实的学风,促进江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江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江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成为江西省党和政府联系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为江西省现代化建设服务。学会业务范围: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人员培训、项目评估、科技成果评价、技术咨询服务、科技研发、编制审定学术刊物和技术标准、接受和开展社会委托的、符合本会宗旨的其他科技服务。...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是一个有着近70年历史的学术团体,下设26个专委会,7个工作委员会,涉及建筑、交通、结构、施工、给排水、园林等多个领域和专业,是一个跨学科、跨部门的学术团体,与城市规划建设、交通等部门有着密切联系。学会作为政府联系全省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始终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发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四服务一加强”的方向,对标省科协“六个一流”,长期致力于搭建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的服务平台与交流平台,组织各类国内外学术交流会、现场观摩会,开展科技成果鉴定、团体标准制定、科研课题研究、双创竞赛,积极承担政府转移职能,为政府和企业献计献策,有效促进了江苏土木建筑技术的繁荣和发展。学会设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举贤推优,组织提名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人才等,推荐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住宅小区金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主办《江苏建筑》科技期刊,为江苏土木建筑科技创新和推广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
学会成立于1952年1月13日,是由湖北省内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全省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学会下设秘书处,期刊编辑部3个,内部刊物3个,并建有网站;下设31个分会、专业委员会,与地市级地方土木建筑学会保持联系。学会主管单位为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挂靠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充分利用学会人才与技术优势组织开展以下活动:1.开展学术交流、组织重点学术课题的研究和学术考察;加强同国内外土木建筑领域学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2.为湖北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决策进行论证,提供咨询和服务。3.组织专家承担或参与建设科技成果鉴定、工程项目评估和技术标准的编审等项工作。4.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举办各种新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会员的技术业务水平。5.推进土木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6.编辑出版学术刊物、科技文献和科普读物,宣传、普及土木建筑科技知识,努力提高广大会员的科技素质。7.承办或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8.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举荐人才,表彰奖励在科技进步、学术交流、科普教育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会员。学会接受业务主管部门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湖北省民政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海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海南省建设科技和建筑、规划、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作者及单位自愿组成的专业性学术团体,是依法登记成立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遵守职业准则;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建筑创作,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面向经济发展,服务海南建设,推动建筑科学技术进步。学会受行业主管单位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业务指导和组织领导,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海南省民政厅的监督管理。迄今有个人会员1800余人,单位会员100多家,其中有建设领域的专家、教授、高级职称以上工程技术人员近千人,学会下设秘书处,会员部,学术部,咨询部,并设有各类专业委员会17个。学会成立以来,在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领导下,在海南省民政厅的指导下,通过学会单位会员和广大个人会员的共同努力,在促进海南建设行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近年来,学会本着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建设科技进步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学会的纽带作用,先后共组织举办各类学术论坛交流活动100余次,参加人次达21500多人次,交流学术论文2600篇,做科技专题报告50余场,开展科技咨询服务200多项,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对提升本省土木科技工程技术人员自身专业素养、业务素质发挥了有益的作用,同时对促进我省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学会成立于1953年12月,是由全省土木建筑领域科技工作者及有关单位自愿结成的、经省民政厅批准、登记成立的全省性、公益性、专业性和非营利性的科技类学术性社会团体,拥有独立法人资格;主管单位为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接受省民政厅监督管理,业务上接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导。本会会员分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现有个人会员3200多人,团体会员150多家。本会现有5个专业分会、23个专业委员会、8个工作委员会、1个省土木建筑学术交流基地(由河南省科协命名、挂牌)、3个研究中心、2个科技服务站、10个省土木建筑科普教育基地、2个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1个明仲少学馆。本会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委托,自2015年起承担“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的初评与推荐工作,经我会初评与推荐,现已有9项工程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本会受中国建筑学会委托,自2018年起,承担“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的初评与推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