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百科网 » 数据归档 订阅RssFeed

测绘英才网

测绘英才网成立于2009年,隶属于山东候鸟英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企业与求职者提供全方位、精准化、专业化服务的人才招聘求职网站。测绘英才网主要面向大型公司和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以网络为主要平台提供一站式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包括网络招聘、校园招聘、高级人才服务以及职业指导等。在服务方面,网站倡导7×24小时不间断、无缝隙、全程化跟踪服务,让企业和求职者时刻感受贴心关怀。“让个人免费找到工作,让企业快速招到人才”是测绘英才网的口号和不懈追求。测绘英才网以服务企业招聘与网络人才推荐为核心业务,涉及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储存、发布等,为企业提供合适人才。同时,测绘英才网非常关注个人的职业发展,注重给求职者提供最满意的网上求职服务体验,求职者在测绘英才网投简历、找工作,方便、快捷、有效。测绘英才网以全方位的服务模式、权威的行业资源、专业的客户服务,倾力打造专业化人才招聘网站,为企业的迅速发展与人才的优化配置提供持久的、强有力的支持!...

武汉土地市场网

武汉市土地交易中心(武汉市江岸区三阳路55号)门户网站。武汉市土地交易中心成立于2000年,与土地储备机构合署办公。2005年元月,武汉市土地交易中心正式分设运行,负责7个中心城区的土地交易。2009年5月,新城区(开发区)的商业、商品住宅等两类经营性用地出让工作纳入市级有形市场公开交易,武汉土地市场得到统一管理。交易中心主要职责包括:1、承担全市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和土地供应计划编制工作。2、承担中心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等事项公开交易的相关事务性工作,承担新城区、开发区经营性用地使用权出让的公开交易工作。3、承担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公开交易的相关事务性工作。4、承担因法院判决、抵押权实现等引发的独立宗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公开交易工作。5、收集、汇总、研究、发布土地交易信息和土地价格信息,开展土地市场研究,承担全市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承担全市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和土地价格动态监测系统的维护工作。6、承担新城区、开发区土地交易机构业务指导工作。7、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国家遥感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是科学技术部的直属事业单位。中心以提高空天领域自主创新为重点,以开展国际合作为特色,坚持“一体两翼”“小核心、大网络”工作总体布局,凝聚全国空天领域科技力量,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落实科技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空天领域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逐渐形成了以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国际大科学工程、地球观测组织(GEO)国际组织和中欧合作等空天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为主体,国内空天领域等项目管理为基础,国际国内相互支撑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空天领域科技优势,为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主要职责根据2019年科学技术部党组赋予国家遥感中心的职能,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国务院办公厅遥感信息服务系统的运行,向国务院办公厅编报有关灾害、农业、生态、环境等遥感监测信息;研究空天领域国内外科技现状、发展趋势,参与科技需求分析、技术预测和规划编制等工作,为科技部宏观决策提供建议和对策;开展空天领域等相关项目专业化管理工作,开展项目的组织实施、经费使用、专家履职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科技伦理工作;承担地球观测组织(GEO)中国秘书处日常工作;承担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可持续发展区域空间应用计划中国国家联络点的有关工作;承担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中国办公室工作,承担我国SKA相关研究计划项目的专业化管理工作;承担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的运行维护,推动地球观测数据开放共享,编制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承担中欧伽利略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事务性管理工作,支撑中欧空间科技合作对话,承担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与合作中心管理工作,具体实施科技部与欧洲空间局“龙计划”合作;开展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的多边、双边国际合作项目及人员培训与交流等工作,参与推动相关领域平台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联系国内遥感机构和省市遥感中心开展有关数据共享、培训、咨询等技术服务。...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了推动遥感定量化前沿科学问题的解决,加强学科优势和部门优势,2003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遥感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LARSIS)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较强的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联合申请组建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获科技部批准并对外开放运行。通过联合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既充分发挥了LARSIS的专业性强、实验条件完备的优势,又保持了北京师范大学人才资源丰富,专业齐全和学科交叉的特色,青年学生能提前参与研究,实现了大学和研究所强强联合,大幅提升了实验室的研究能力。实验室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原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其中两依托单位的实验室固定人员数比例为2:1。实验室是我国目前唯一进行遥感科学基础研究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凝聚了我国遥感界的一批骨干力量,引导了我国遥感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2012年,为加强遥感与数字地球科技领域的综合优势,中国科学院决定由原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联合组建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7年,面向促进空天领域重大产出和支撑国家实验室建设为目标,中国科学院进一步整合空天信息领域的电子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和光电研究院等三家单位,构建形成空天信息领域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的学科布局。实验室抓住这两次机构改革的机遇,完成了实体化运行体制改革,实现了财务和人事相对独立的运行体系,优化和加强了研究队伍,进一步凝练了实验室的定位和研究方向,并充分利用两大科学装置,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的科研能力。...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ChineseAntarcticCenterofSurveyingandMapping)是由原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原国家测绘局联合发文批准,于1991年成立的极地测绘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从首次中国南极考察开始,中心参与了我国历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在国家极地主管部门长期的指导与支持下,先后选派近200人次参加了中国39次南极科学考察和17次北极科学考察,是国内参加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科研机构。中心以武汉大学的现代大地测量学、遥感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为依托,逐步形成了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这一具有特色的交叉学科,在学术团队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心建立了东西南极测绘基准,测绘出覆盖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图,构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化极地测绘技术体系,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为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科学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得到了国内外极地科考领域的广泛认可。在历次科考活动中,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参与了每一个中国南极考察站的创建工作,并创造了多项第一。...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于1989年成立,是我国测绘学科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04年,在国家科技部等部委召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实验室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获“金牛奖”;在国家科技部组织的每五年一次评估中,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连续四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杨必胜教授,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为李德仁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龚健雅院士。实验室研究领域覆盖对地观测传感器与平台、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遥感信息处理、空间信息系统与服务、3S集成与网络通信、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等。实验室现有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3人,并有国家杰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0余人,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和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近5年,实验室牵头1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5亿元。实验室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奖励80项,2013年实验室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合作奖,2014年实验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引领国际地球空间信息学术前沿,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体系。实验室科技成果服务于我国国产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处理、天地图、应急响应等重大工程与应用,有力支撑了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学科位居全球前列。实验室积极推进地球空间信息协同创新,科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培养取得优异成绩,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取得更大成效,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实验室业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测绘遥感地理信息领域最具影响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基地之一。2012年,由于在测绘遥感领域的卓越贡献,武汉大学获得由国际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大会颁发的地球空间信息基础研究与能力提升WorldLeadership奖。...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ChineseGeophysicalSociety)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一级学会。自1947年2月起,陈宗器、顾功叙、王之卓、翁文波四位科学家发起创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47年8月在上海宣告成立。选举陈宗器为理事长,以测地学、地震学、气象学、地磁及地电学、火山学、水文学、地壳构造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9个学科为主,创办《中国地球物理学报》(JournaloftheChineseGeophysicalSociety),设立地球物理名词审定委员会,并确定组织学术交流和出版作为学会的主要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2月迁首都北京。1957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赵九章为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历任理事长依次为:陈宗器、赵九章、顾功叙、翁文波、刘光鼎、王水、陈颙、陈晓非。2022年12月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底青云任理事长,聘任郭建为秘书长。本届理事会由171人组成,常务理事60人。现有(截止到2023年12月底)注册会员25559人,其中两院院士54人。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地球的结构和物质组成的科学,且与人类生存与生活密切相关。它涉及太阳系、高空、大气、海洋和固体地球—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探测研究。充分运用已获得的物性、属性基础上开发现代科学技术,并对相关目标进行探测、解析以揭示其间和内部的奥秘,为人类造福。本会设立了30个专业委员会,3个行业分会,9个外设办事处,6种科技刊物,以推进科技发展和信息交流。设立了11个工作委员会,组织协调各专业委员会和国内、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以人为本开展继续教育与科学普及活动,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为激励广大会员不断创新、建功立业,设立了地球物理发展和学术两个基金。为便于本会会员活动,除北美设立分会,并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学会(其中5个在筹备)。每年组织召开一次综合学术年会,以推进学科交叉、活跃创新思想、交流发布创新成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多方合作。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作为中国的民间社团,除为会员、为地球物理工作者营造一个满意的会员之家外,特别注重为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献计献策。“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建立国际地磁子午链”、“油储地球物理立项”、“我国加入国际海洋法组织”、“推广燃油节能环保添加剂”等建议,均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有的已收到实效。为进一步推进民主办会,做到科学技术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87年12月学会改革了单一挂靠体制,实行“多单位支持”。目前主要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专业委员会成员实行民主选举,学会干部实行聘任制。学会的学术活动实行分层次管理;一般学术活动由专业委员会组织,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由常务理事会主办,承办年会引入竞争机制,并重点支持。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推动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推进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DigitalEarth,或简称ISDE)是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日本、捷克等10多个国家科学家的共同倡议下,由中国科学院发起,并联合国内外相关机构成立的非政府国际科学组织,成立于2006年,总部设在北京。2024年6月1日,第三届中国数字地球大会举办“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在苏州开幕。学会宗旨: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以传播数字地球概念,推进和交流数字地球科学技术及其在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促进信息化,缩小数字鸿沟为宗旨。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环境,保护文化遗产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支持;为建设生态文明,提高防灾应急反应能力,凝聚智慧和力量。数字地球内涵:“数字地球”是我们生存的这颗星球的虚拟表达,它包含了人类社会在内的所有系统和形式,并以多维和多尺度、多时相、多层面的信息手段表现出来。数字地球的外观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地球,具有交互式功能,是我们对真实地球认识的虚拟对照体,及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

常州二手房

常州二手房出售信息网由小牛看房提供服务,海量常州二手房房源实时更新。...

学术社

学术社隶属于山东临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提供高品质学术服务咨询的平台,专注提供期刊查询、学术论文发表服务、专利咨询服务、专著出书咨询服务,学术社征稿论文可在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收录平台进行查询,平台收录期刊涵盖基础科学、社会、工程科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科技、医药卫生等十大领域,学术社可以让学术研究者将跟多的精力投放在学术研究上,剩下的由学术社帮您处理,成为您的学术帮手。山东临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300万元,临湖文化业务板块分为:学术服务部、知识产权服务部、网络技术推广研发部.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从客户需求出发,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