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计量测试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计量测试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7年,是政府依法设置的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省属公益科研事业单位。依据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法定职责是“负责研究建立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它检定、测试任务,起草技术规范,为实施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证,并承办有关计量监督工作”,承担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基本职能是:一、研究、建立、维护河南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二、依法执行强制检定、仲裁检定、型式评价和质量监督抽查;三、承担计量标准考核、计量器具生产条件考核等政府委托任务;四、开展测量校准、科学研究、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权,授权证书号(国)计(2022)01031号;获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号为№.L0175号;获国家认监委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

中国市场监管报
《中国市场监管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承担在市场监管领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立足系统,面向社会”的办报方针,以建设市场监管主舆论阵地为基本目标,突出新闻宣传的权威性、指导性、专业性、互动性、实用性和服务性,努力成为“市场监管喉舌,工作交流窗口,系统文化园地,企业发展参谋,社会共治桥梁,消费维权帮手”,充分发挥机关报在政策信息传递、工作部署动员、新闻宣传报道、行业文化建设、系统内外沟通方面的职能作用,为新时代市场监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英文名称“ChinaCouncilforBrandDevelopment”,英文简称“CCBD”。于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促进会是由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财政部、工信部、中国国际贸促会、中央电视台等五家单位联合发起,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的唯一从事品牌工作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全国品牌建设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品牌创新科研单位、优秀产品及产业单位、相关社会团体和知名专家学者、优秀科技工作者及高级管理人才自愿组成,旨在促进中国品牌建设事业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促进会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职能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1、贯彻落实国家品牌建设制度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组织开展品牌建设规律和理论的研究,推动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2、开展国内外品牌建设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组织制定我国品牌建设的发展规划,动态分析中国品牌发展趋势,跟踪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质量状况,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建议。3、承担品牌评价与国际接轨的有关工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承担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制修订的协调联络,开展国际间有关品牌评价机构的友好往来、学术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品牌建设经验,在国际上宣传推广我国优秀自主品牌。4、接受相关政府部门委托,组织开展品牌评价和品牌授权工作;开展品牌备案,建立全国品牌信息平台,发布品牌评价结果;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品牌的监督、检查。5、为企业提供品牌业务咨询和增值服务,指导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6、接受相关政府部门委托,承担评价机构审核和评价人员考核;组织开展品牌管理人员的教育和职业能力培训以及资质认定工作;开展品牌从业人员(包括品牌设计、品牌策划、品牌培育、品牌管理、品牌营销、品牌评估等领域)教育和培训工作,提升企业及从业人员品牌建设素质和能力。7、承担国内外学术活动;组织品牌重大活动、品牌企业展览、品牌主题论坛;加强同国内有关团体和专家的联系与协作;开展国际间品牌建设的友好往来和合作。8、开展品牌自律管理,推动品牌保护工作,协助会员的维权活动,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对损害企业品牌的违法行为,通过有关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9、管理《中国品牌》杂志的出版发行,按照杂志管理的有关规定运行。10、接受政府部门和会员委托,承担品牌建设有关技术性、事务性工作,开展相关服务工作。...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2014年7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成立,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目前会员覆盖了纺织服装、儿童用品、家具、装饰装修材料、文体用品、美容护肤产品、卫浴厨房用品、通信产品、信息系统安全产品、电子计算机、家电、照明光源、交通运输工具、日用杂品、食品、农产品等主要消费品品类,来自消费品监管、质检、标准化、计量、科研、法律、新闻、文教和消费品主流产销等领域。会员具有广泛性、代表性、领先性、专业性和高层次五大特点。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是全国性、非营利性、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其根本宗旨是凸显与发挥社会监督、参谋助手、咨询服务、桥梁纽带、宣传教育等五大功能作用,推动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提高中国消费品对内对外的影响力、美誉度与可信赖水平,为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服务。...

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
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1月,是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的从事软科学及战略研究的决策支持机构。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以“研究创造价值”为宗旨,对宏观经济、政策环境、行业态势开展前瞻性研究,密切服务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为职能管理和业务创新提供支撑。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秉持“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企业精神,弘扬“高远厚重,卓越进取,协作创新,严谨热忱”的经研文化,坚持守正创新,承接完成多项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委托的重大课题及行业分析项目,为行业政策制定提供了专业化支持。创办国际电池材料会议、亚洲铜业会议、亚洲不锈钢研讨会、中国铁矿石会议、五矿经济论坛等多个具有广泛国际国内影响力的行业研讨交流与合作平台。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是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牵头的央企智库联盟发起成员单位之一,并被推选为央企智库联盟第三届理事会执行秘书长单位。逐步建立起覆盖宏观形势政策以及金属矿业、冶金建设、贸易物流、金融地产等中国五矿“四梁八柱”业务的研究体系。完成内部多篇重量级战略课题,为中国五矿战略制定和重大决策提供支撑,多项研究成果被直接转化为经营创新举措。确立了以《经研早报》、《经研视角》、《五矿经济研究》、《经研报告》、《五矿经研网》为主要组成的优势特色产品体系。全面推行全员精准量化考核,激发内生动力,挖掘内在潜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想干事、多干事、干成事的员工开辟成长通道和发展平台,打造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协会成立于1981年8月,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原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作为我国建筑金属结构领域的唯一社团组织,2016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划分为第一批脱钩试点社会组织,7月脱钩后接受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领导、民政部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2004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称号;2005年被中共建设部党组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9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09年被民政部评估为4A级协会。本团体是由从事建筑门、窗、幕墙、门窗配套件、建筑钢结构、铝结构、集成房屋、装配式建筑、钢结构桥梁、光电构件、建筑遮阳、建筑扣件、模板脚手架、给水排水设备、排水和排水利用、阀门、管道、采暖散热器、辐射供暖供冷、喷泉水景、舒适家居、清洁供热、净化与新风、建筑机电抗震、国防系统机电设计、检测认证、建筑加固改造等行业企业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本团体业务范围: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行业、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维护会员权益,反映会员诉求;研究行业产业政策,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并承担标准的编制工作,开展标准的宣传与贯彻工作,引导会员企业的技术与产品升级;建立行业团体标准体系,开展团体标准的编制、发布与运行管理,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提高会员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组织实施行业统计,建立行业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开展行业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提供决策建议;组织开展科技项目研究、成果鉴定和技术评定活动,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引导会员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建立技术人员交流平台,开展技术人员交流、培训、评价和推广工作,推动产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建立行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推动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的建立;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国内外学术、应用技术的交流;开展同国外相关社团组织间合作和友好往来活动,帮助会员企业推进国际化发展进程;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做好行业杂志、技术书籍的编辑、发行工作,促进行业信息交流;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引导会员企业履行更多社会责任。...

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
学会成立于1952年11月9日,是全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参加组成的专业性学术团体,是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在业务上接受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指导。本会是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发展我省建设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六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学会会员和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胸怀振兴中华的民族夙愿,扎根甘肃,艰苦创业,以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以奋发强省的炽热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甘肃省的工程建设事业中,为全省、全国工程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六十多年来,学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学会历届理事会和领导成员,都能认真学习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理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保证了学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在西部大开发和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学会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在我省的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本会是按自然科学中土木建筑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其相关科学的学科组建,是福建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组成的以促进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学术性、科普性、公益性社会团体,是依法登记的社团法人,是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福建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会在原工程师协会的基础上历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福州分会和中国建筑学会福州分会,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临时工作委员会于1962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至今已历八届,现有建筑师分会、结构分会、岩土与基础工程分会、暖通空调分会、热能动力学术委员会、给排水分会、建筑电气分会、施工分会、建筑材料分会、工程管理分会、建筑经济分会、信息化分会、设备安装分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建筑机械学术委员会、智能化分会、鉴定与加固分会、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学术委员会、村镇建设学术委员会、市政交通煤气分会、风景园林学术委员会、现代化分会、城市轨道交通分会、老科技工作者分会、技术创新分会等25个分支机构,拥有团体会员150个,个人会员有3000余名,是覆盖全省唯一的建设工程界综合学术团体。学会有理事210名,均是各施工、设计、科研、院校等单位知名专家,具有教授级高工、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学会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先后多次受到中国科协、福建省科协、省民间组织管理局、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中国建筑学会的奖励和表彰,多次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福建建科院成立于1958年,是福建省国资委下属二级企业,聚焦城市建设、运营维护、更新改造一体化服务,业务范围涵盖工程设计与咨询、检验检测与评估、特种工程施工、工程运营维护等板块,在岩土和地基基础、建筑结构、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材料等专业领域拥有雄厚实力,现已成为福建省建设行业的科研龙头企业。成立60多年来,福建建科院始终致力于解决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关键性、公益性及共性的热、难点技术问题,依托10家研究中心和5个协同创新平台,现已完成科研成果33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近70项,各项科研成果已在省内外工程中广泛应用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涉足建筑、市政、交通、电力等行业。未来,福建建科院将继续坚持“为建设美好人居环境提供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的使命,以“建设行业独具特色、建科系统国内一流”为愿景,在新时代用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建设,助力城市数智化转型。...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中国建设标协,英文译名:ChinaAssociationforEngineeringConstructionStandardization(英文缩写CECS),成立于1979年月10月,是由从事工程建设标准化活动的单位、团体和个人自愿参加组成的全国性、专业性社会组织,是在民政部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本协会的业务范围包括:(一)宣传普及工程建设标准化知识;(二)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组织制订工程建设推荐性国家标准,组织开展工程建设产品合格评定和推荐。(三)组织制定和管理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四)组织会员参与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订、审查、宣贯及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五)接受委托,协助企业编制企业标准;(六)组织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化学术活动;(七)组织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化培训;(八)编辑出版本协会会刊《工程建设标准化》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书籍、资料;(九)组织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化服务,包括工程建设标准化技术咨询、项目论证和成果评价。(十)发展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相关民间组织的友好往来。组织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十一)维护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者的权益,向有关部门反映其意见和要求;(十二)为业务主管部门提供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和政策建议。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本协会已成为在国内工程建设标准化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从事标准制修订、标准化学术研究、宣贯培训、技术咨询、编辑出版、信息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业务的专业性社会团体。已同许多国际、地区和国家的标准化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