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今日百科网 » 数据归档 订阅RssFeed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暨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是江苏省科技厅直属公益性科研服务事业单位,始创于1960年5月,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江苏省AAA级信誉咨询机构、江苏省科技骨干服务机构、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也是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苏分院;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机构、国家二级科技文献收藏单位、地区一级专利文献服务中心;江苏省科技统计中心、江苏省科技评估中心、江苏省科技电子政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示范创建机构、中国(江苏)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合作成员单位;江苏省中小企业五星级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文明单位;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研究所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专业的服务手段、一流的服务意识,积极面向政府决策、企业创新和社会发展,开展区域创新研究、科技政策研究、产业创新研究、软科学管理与研究、科技统计分析、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企业创新服务、科技报告与科技成果登记管理服务、电子政务系统运维与视频答辩保障、科技查新咨询、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科技评估评价、科技宣传报道等科技战略研究及科技情报信息服务,为江苏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挂靠管理江苏省科技情报学会、江苏省科技咨询协会、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江苏省科技翻译协会和江苏省企业研发机构促进会等5个社团组织。...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国首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目前,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省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省理化测试中心三家单位合署办公,三块牌子、一套班子。中心主要职能是面向政府科技管理提供公益支撑服务和面向产业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专业化科技服务。中心按照“服务大局、坚持主体、永续发展、做优做强”的指导方针和“1233”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产业科技集成创新服务为一条主线,以高水平建设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试点专业机构和主要面向各类产业创新园区的科技服务进产业园区行动为两个重点,聚焦品牌业务建设、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团队建设三个目标,深化构建党建“五化”体系、业务“33310”产业科技集成创新服务体系、“一确保七个安全”内部运行管理体系等三个工作体系,着力建成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集成创新服务中心。中心先后获得“中国生产力服务贡献奖”“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在全国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中综合实力名列前茅。...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建邺区江东中路265号新城大厦B座7-10楼)门户网站,开设有机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互动交流、政务服务、科技服务等栏目。机构职能:(一)负责起草科技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牵头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科技发展、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和科技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政策和措施,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二)组织编制并实施全市科学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提出建立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协助有关部门管理全市应用研发与产业化资金、科学事业费及各类科技资金;负责全市科技统计监测工作。(三)统筹规划产学研结合工作,牵头拟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措施;负责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科技合作的组织、协调和服务,组织、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联系在宁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关工作。(四)研究制定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指导重点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科技资源共享,促进相关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优化科研机构布局。(五)拟定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政策措施,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的建设。(六)指导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拟定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七)组织拟定科技促进农村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工作,指导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八)负责管理全市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技保密、技术市场等工作;审核本市国家秘密技术出口;负责全市科学普及工作。承担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科技动员办公室日常工作。(九)协助组织拟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全市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相关政策建议。(十)制定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的政策措施,根据市政府授权,承办全市对外科技交流合作中有关团组、人员出国(境)会审事项。(十一)组织制订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发展规划;负责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工作和专利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协调涉外知识产权事宜。(十二)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

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正处级建制,列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76名,其中领导职数5个(1正4副)。主要职责是:承担省相关领域科研任务、促进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承担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和长三角创新合作等工作。...

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3月,是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直属的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安徽省唯一的公益类综合性科技情报(信息)研究与服务机构,安徽省重点智库——安徽科技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建单位,科技部批准的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机构。2020年7月,整合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安徽省科学技术档案馆,设立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加挂安徽省科学技术档案馆牌子。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省科学技术档案馆)下设综合办公室、财务资产管理与服务中心、科研管理中心、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安徽科技》编辑部)、区域创新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科技统计中心、科技档案管理中心、科技文献服务中心、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科技宣传与信息传播中心、科技查新中心。同时,围绕安徽省科技厅中心工作,所(馆)加挂安徽省科技厅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安徽省科技厅科技统计中心、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安徽省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宣传中心、安徽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更好的发挥服务支撑作用。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省科学技术档案馆)主要从事以公共科技情报(信息)服务为重点的社会科技服务性业务,和以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档案管理、科技统计、科技宣传、科技信息网络管理为重点的科技管理支持性业务,为安徽省科技厅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情报(信息)服务。...

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是安徽省科技厅直属事业单位,是安徽省唯一的矿山安全及能源科技综合性科研机构。全院现有在编职工78人,其中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19人。先后有6名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院始终以保障矿山企业绿色安全生产、推动矿山行业科技进步为己任,致力于解决矿山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历经几代科技人员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相关学科齐全,科研综合实力较强的矿山科研机构。研究专业涉及矿山安全开采与支护、矿山安全监控、矿井热害防治、矿山水害防治、矿山通风安全与瓦斯防治、煤化工与综合利用、矿山机电与运输、矿用红外技术、矿山标准化研究等。技术咨询与中介服务范围包括:矿山(煤矿、非煤矿山)安全评价、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论证、采空区稳定性论证、非煤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审、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人员培训与技术交流等。自成立以来,该院共承担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承担完成各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其中3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或科技成果奖,10项获地市级科技进步或科技成果奖,获专利成果40余项,主编(合编)专著5部,获奖论文数十篇。近年来,该院先后建成岩土及深部井巷工程围岩控制实验室、矿井热害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实验室等国内先进的实验平台。2016年4月25日我院矿井热害防护工程研究中心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正式授牌为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以上平台为该院开展科学研究与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国内能源和矿山行业的新形势,该院将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市场,拓展业务范围,开辟新赛道,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型科研机构,为安徽省乃至全国能源行业和矿山行业的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作出新贡献。...

安徽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

安徽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是安徽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面向广大技术创新主体和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以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服务为核心内容,打破条块管理,跨行政区域的开放式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大型仪器平台主要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析测试服务,测试方法与标准研究等为对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集成,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开放共享,致力于提高仪器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浪费,保持科学仪器设备的先进性,促进长三角地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为政府配置仪器设备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成为我省科技经济发展服务的窗口。...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研究院建于1959年,前身为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2013年5月更为现名,2015年12月划归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管理,是集农业机械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试制试验、中试熟化、推广应用、成果转化、质量检测、信息和信息化服务等科技创新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益类事业单位,是山东省唯一省属农业机械科研机构。该院是国家机械工业农用运输车鉴定试验山东检测站、机械工业农业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济南)、山东省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山东省工程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山东省泵类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5个省部级质检机构及山东农业机械学会、山东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山东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杂志社等行业组织的挂靠单位。主要研究领域涵盖田间作业技术装备、畜牧养殖与废弃物利用技术装备、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农业装备智能控制技术、农业机械试验检测技术与标准等5大学科领域。建有农业部黄淮海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装备科研基地、农业部黄淮海产区花生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工信部工业产品(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山东)、山东省播种施肥智能化技术工程实验室、山东省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综合院士工作站、山东省现代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现代农业装备行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3个。建设了山东省播种施肥智能化技术工程实验室、多功能数字化土槽实验室、粮食作物高速精密播种实验室、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实验室,以及拖拉机、工程机械、运输车辆、田间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泵类产品等专业检测实验室和拖拉机、工程机械性能检测试验场;拥有多功能土槽实验室台车、收获机械性能测试仪等仪器设备380台(套),农业机械科研手段和产品试验检测条件居国内领先水平。...

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座落在青岛,创建于1958年,是山东省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纺织科研机构。全院科技力量雄厚,具备了人才、信息、技术、成果、科研手段和科技服务的优势。研究院各类科研成果达180余项,有6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获得“全国纺织科技进步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泸州史志网

泸州史志网由中共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办,开设有政务公开、综合信息、泸州党史、研究之窗、数字史志馆、影像记录、社会主义价值观、公告栏等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