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
学院于2017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批准,在原党的民族学院辗转城川办学旧址上建立。学院地处陕甘宁革命老区鄂尔多斯城川镇,占地约600亩,可容纳500人在院学习培训。学院成立以来,秉承民族学院的红色基因和血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落实自治区“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三个四”目标任务,确立建设“全国一流党性教育基地”和“全国一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的发展定位,规划设计“一体两翼”教学布局,配套完善“5·22”课程体系,创新开发“多元一体”特色教学形式。学院先后被国家、自治区等各级单位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城川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基地”等26个基地,2020年被评为第六批全国文明单位,2022年通过中组部办学质量评估,成为全国72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之一。...

辽宁雷锋干部学院
学院坐落于辽宁省抚顺市。1960年春天,雷锋来到这里,在这里工作、生活,最后长眠在这里。雷锋精神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这里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全国学雷锋的活动策源地,拥有全国最集中最丰厚的雷锋文化资源。辽宁雷锋干部学院是中组部批准的72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之一,是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全国学雷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同时也是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辽宁省团员教育培训基地、辽宁省妇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辽宁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以及东北大学等众多高校、金融等系统签署战略发展协议的各类培训基地。学院占地面积185.2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各种教室、会议室、多功能厅、餐厅、剧场、健身场所、书吧、超市等功能齐全,吃住行条件为国内一流,每日可接待500至700人的学习培训。学院以“弘扬雷锋精神,讲好辽宁故事”为着力点,设计有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访谈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等教学形式。学院拥有由全国重大典型、知名专家、雷锋故事亲历者组成的强大师资力量,以及覆盖辽宁省的60余个现场教学基地。学院提供教学菜单,可根据需要选课、订制,有针对性地配置教学课程。在这里,学员通过入情入理入境的教学,领略雷锋文化的魅力;在互动、体验中聆听雷锋故事、革命故事、历史故事、奋斗故事,触动思想、净化心灵、振奋精神。在辽宁雷锋干部学院,感受信仰的力量,启悟人生的意义,让生命走向崇高!...

中国雷锋网
中国雷锋网由湖南雷锋纪念馆主办,是以“雷锋精神”为核心和主题的全国公益性独立官方网站。中国雷锋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依托阵地,着重突出“道德殿堂、精神家园、教育基地”三大主题,旨在打造一站式“雷锋”综合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甘肃会宁干部学院
学院位于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圣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红军长征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到达会宁,朱德、彭德怀等9位元帅,徐海东、王树声等8位大将,杨成武、肖克等46位上将以及127位中将、1200余位少将、7万红军都在会宁留下战斗和生活的足迹。学院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配套设施设备齐全,有综合教学楼、图书馆、礼堂、体育馆、后勤服务楼、学员公寓楼(5栋)、食堂(2栋)、地下停车场等13个单体建筑和8跑道标准运动场1个,可以同时容纳500人培训。学院依托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不断探索专题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影视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创新开设“十个一”(参加一场宣誓仪式,重温一回长征历史,接受一堂廉政教育,聆听一节红色党课,观看一台红色展演,追寻一段先烈足迹,学唱一首红色歌曲,体验一次“重走长征路”,留存一张“我与党旗”合影,撰写一篇感悟总结)教学活动模式。开发了《红军长征、会师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三苦两乐”教育精神与会宁未来》等6类32门特色课程,编排了《会宁红色歌曲集》《会宁红色剧场课堂读本》等特色教材,打造了以学院为圆心,红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党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金色教育基地、美丽乡村教育基地、产业教育基地等7类教学基地为支撑的“1+7”县内现场教学体系。学院自建成以来,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先后被省委统战部、省委党校、甘肃农业大学确定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截至2023年12月,已累计承办省内外各类培训班101期,培训人数达1.37万人次。处在成长中的甘肃会宁干部学院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始终秉承会师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在奋力谱写着革命老区干部教育培训新的时代乐章。...

中共白银市委党校(白银市行政学院)
党校于1985年随白银市恢复建市而成立,2007年分别加挂白银市行政学院和白银市社会主义学院牌子,实行“一校两院”(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的管理体制,2014年白银市委党校和白银区委党校整体合并,整合后市委党校负责市级和白银区的干部培训及国家、省市课题研究工作,承担4个县(区)委党校的业务指导工作。白银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经过历代党校人的共同努力,校址几度搬迁,校园面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9月搬迁到白银区四龙镇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56230平方米,共包含2栋综合教学楼、3栋学员公寓、3栋教师公寓、礼堂、体育馆、游泳馆、食堂、锅炉房等单体建筑。可同时容纳600多人的在校学习,满足500多人食宿。党校(行政学院)内设科室18个,其中教研室8个,行政后勤科室10个。近年来,白银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建设一流地市级党校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坚持党校姓党,突出主业主课。认真落实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不低于总课时的70%、其中党性教育不低于20%、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占总课时20%的要求。五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次287期次,培训学员53400多人次。在白银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党校的指导下,白银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将以新校园启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坚持党校姓党这个根本工作原则,着力把白银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建设成为市级党校中具有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师资水平、一流科研能力、一流基础设施的高水平校院,建设成为白银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库、思想库和人才库。...

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甘肃省社科联成立于1985年4月,机关为正厅级建制,内设机构有办公室、学会管理部(加挂“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学术部(加挂《社科纵横》编辑部)以及机关党委。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依据省委批准的“三定”方案、省政府授权文件和省社科联《章程》,省社科联的主要职能是:领导和协调省级社会科学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工作,指导市、县社科联工作,承担全省社科类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主管职责;组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协调开展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宣传普及、咨询服务和学术交流;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主办的全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组织鉴定和评估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推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编辑出版《社科纵横》杂志。...

中共锦州市委党校(锦州干部学院)
党校创建于1948年10月,前身为锦州市民运干部训练班、干部训练班、党员训练班,1957年3月1日正式挂牌为中共锦州市委党校。为整合干部教育资源,经市委批准,1994年10月成立了锦州市社会主义学院,2004年9月成立了锦州行政学院,先后与党校合并,从而形成了“一套机构、三块牌子”的“一校两院”新体制。2018年7月26日,新的中共锦州市委党校挂牌,由原“一校两院”和市委宣传部所属在职干部理论学习讲师团、市委组织部所属党员教育中心共同组建而成。2018年12月23日,锦州市委十二届第153次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依托市委党校成立辽沈战役干部学院。2019年初,辽宁省委常委会批准锦州市成立辽沈战役干部学院。2019年4月4日,辽沈战役干部学院被中组部纳入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
学院是全国唯一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吉林省首批纳入中组部备案目录的党性教育基地。2021年4月,中央编办正式批复设立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为吉林省委直属副厅级事业单位。2021年8月,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正式揭牌并全面启用。学院坐落在通化市区龙岗山森林公园西端,毗邻杨靖宇烈士陵园和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占地面积1342亩,建设用地面积512亩,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按照“红色学府、绿色校园”理念,以东北抗联精神为魂,彰显长白山地域文化特色,采用雪岭聚落、马架子、地窨子等反映抗联战斗生活的建筑形式,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报告厅、学员宿舍楼、学员餐厅、宣誓广场、抗联主题广场、民族英雄杨靖宇雕塑园、东北抗联展示景墙等,打造具有东北原乡特色的当代红色教育建筑示范群落,可同时承载1500人在校培训。...

中共惠州市委党校
中共惠州市委党校创办于1956年2月,前身为惠阳地委党校。1988年3月改称惠州市委党校,1993年11月兼办市行政学院,2003年3月兼办市社会主义学院。2019年1月,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合并,加挂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讲师团牌子,实行“一套人马、五块牌子”的运作模式。学校目前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梅州党史
梅州党史网由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开设有工作动态、组织机构、党史研究、党史人物、史迹寻踪、党史知识等栏目。...